第7章 如何消除领导的误会?(2 / 2)

加入书签

大笑,我给老王的钱财,几辈子也花不光,这老王是看了《人民的名义》,要堆一堵“钱墙”吗?

使者早就知道秦王会有此一问,把王翦交代他的话搬了出来:‘王将军说了,他不是皇室宗亲,封不了王,最多是封侯。现在侯也封了,官也做到头了,就只想发财,为子孙后代谋点福利了。”秦王开心大笑,一脸的看不起,这老王,什么都好,就是财迷啊。

就这样,几次讨赏讨下来,秦王对王翦的误会,就在哈哈大笑中烟消云散。两人好像都没有过这回事似的,真可谓是春梦了无痕。而楚国呢,也在一年后被王翦灭掉了。

面对秦王的误会,王翦的做法很有意思,说起来就是三个“不”字。

一是不说。秦王怀疑你有谋反之心,你向秦王说,我王翦忠心耿耿、忠君报国、忠贯日月、忠贞不二、忠孝两全,是个不折不扣的忠臣良将,秦王会信吗?不但不会信,反而会想,你这么急着撇清自己,是不是心虚了?所以王翦一句辩白的话也没有,以示问心无愧。

二是不做,他退休回家了。我都交出兵权,回家做土财主了,还能谋反吗?

三是不贪。不贪?王翦他还叫不贪吗?对,确是不贪。他只贪财,不贪权。秦王不就怕他大权独揽犯上作乱吗?他就以贪财来向秦王表了一个“忠诚态”。我这人呀,就喜欢房子、股票、黄金、珠宝,别的,不感兴趣。

“起翦颇牧”四大名将中,白起、廉颇、李牧都没法消除君王的怀疑,结局都不好,只有王翦荣华富贵,安度晚年。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三不政策”。

回过头来,我们开头讲到这个打伞的“凤凰男”,不知道是不是从王翦的故事中得到了启发,他做了几件事,最后也与领导相逢一笑泯恩仇。

第一,叫作“不急着去说”。这小伙子没有急急忙忙去找张总,解释、检讨一番,而是像不知道这事一样。这无疑是正确的。受了委屈,条件反射似的加以辩解甚至反驳,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一般说来,只会是“然并卵”。你心急火燎地找到领导:“那个,老大,我不是你想的那样,你真的误会我了。其实我是·…··”领导亲切地看你一眼,好,好,知道,知道,没事了,去吧。心里会真的信你——才怪。

一个误会的形成,是有一整套的内在逻辑在里面的,要是凭这么几句话就能化解,这误会也就不是误会了。领导不相信倒也罢了,还要更加看你不起:这点小委屈也受不了,能成什么大器?领导心目中最理想的下属,除了“忠诚、有能力、脑子活、手脚快、话不多”,还有一条:“受得了委屈。”这么点小误会也受不了,还指望你关键时刻抗压办事吗?

第二,让事实来说话。见了张总,这小伙子还是像以前一样的鞍前马后,即使对方是个冷屁股,他这热面孔照样毫不犹豫地贴上去。见了李总,也还是殷勤备至,见了其他领导,也是恭恭敬敬。他这其实是给张总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对每个领导都是很尊敬的(但对你是既尊重又亲切的),那天给李总打伞,不过是赶上了。这小伙子做的是“水磨功夫”,就是用一次次的热情,慢慢地化解张总心头的不快。一次两次他可能以为你是做作,时间

一长,就会渐渐认可。所谓“日久见人心”,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对一个人的评价,说到底还是靠长期的事实积累。

第三,请别人来说。这小伙子经常向人说起张总对他的知遇之恩,说一些诸如没有张总就没有我之类的话,当然必须是在张总不在的时候。倘有人背地里偶尔说几句张总的不是,他也会站出来尽力为张总辩护。时间一长,张总自然会听到:唔,这小子,其实也不是完全没良心。所以要记得,背后说的话,往往比当面说更有效果——无论是好话还是坏话。

第四,有机会再说。大半年之后,这小伙子逮着一个机会,跟随张总一起到西北出差,一路上殷勤服务自是不必说了。一日张总兴致高,叫上他在一家风味小酒馆里喝起了小酒,酒酣耳热,又在异乡为异客,两人顿觉亲切起来,话也多了起来。这种气氛下,最适合说些掏心窝子的话,他就诚心诚意地说了打伞的事。张总手一挥,一股酒气喷涌出来,瞎,你想多了,我根本就没看到你们。这么着,这个疙瘩算是彻底解开了,两人比以前反觉更贴心了。

不要急着说,让事实来说,请别人来说,有机会再说,听着像首五言绝句是不是?好,一旦领导有了误会,那就先把这首五言绝句在心里背一遍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