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将计就计(3 / 3)

加入书签

定。

而封户就是封地上的平民百姓,当他们充当封户之日起,便不用再向朝廷缴纳赋税,而是向受封爵位者上交租调。

但其实南唐实行郡县制,受封爵位者在封地并无统治权力。

只征敛封邑内民户租调充当食禄,租调由受封爵位者自己决定。

通常受封爵位者会根据年成把租调定在合理的范围,既能让封户生存和生活,又能保证他们有不错的收入。

李复书面露难色:“可封户租调的多少向来是由受封爵位者自己决定,若是朝廷统一来做这件事,增加人力物力不说,恐怕受封爵位者也不会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朝廷替他们征收租调,岂不是省了许多事情?”

赵学尔不解。

李复书道:“若是朝廷说要替他们征收租调,他们会觉得这是朝廷收回封地的借口,到时候恐怕会引起受封爵位者的集体反抗。”

赵学尔道:“受封爵位者本来就没有统治封地的权力,只不过是征敛封邑内民户租调充当食禄,既然如此,朝廷征收和他们自己征收有什么不同?”

李复书笑道:“这就好比你家的田产,只要能从管家那里拿到不过的收入,平日里你可能看都不会去一眼。可一旦有人说你家的田产我替接手了,其他的你不用管,只要等着我每年给你些银钱就行了,你能同意?”

赵学尔皱眉,显然并不认同他的说法。

“这如何能放在一起比较?皇上虽然将封地赐给了受封爵位者,但实际上封户仍然是平民,他们不是受封爵位者的奴仆,也不是受封爵位者的私人财产,他们不过是把应该上缴给朝廷的赋税,以租调的形式给了受封爵位者。唯一的区别就是赋税是朝廷和官府定的,而租调是受封爵位者定的。而且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如何能够与田产那些死物比较?”

李复书想了想,虽然知道赵学尔说得有理,却还是不能这么做。

“你也说了,封户不再向朝廷缴纳税收,而是向受封爵位者缴纳租调,朝廷实在是没有名义插手受封爵位者和封户之间的事情。”

“怎么没有名义?

赵学尔激动地道:“朝廷虽然让封户向受封爵位者缴纳税收,可他们仍然是南唐的子民,而不是受封爵位者的子民。若是受封爵位者优待封户,那他们便没有什么好不同意的。若是受封爵位者苛待封户,这些封户亦是南唐的子民,殿下又怎么能忍心看他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管呢?”

李复书看着全心全意为民请命的赵学尔,心中再次为她那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动。

但是他却真的不能管这件事情,至少现在不能管。

就像赵学尔说的,封户也是南唐的子民,朝廷若是想管,自然可以管。

只是一旦由他提出来,利益受损的王亲贵族们必然要站出来反对他。

虽然他在与康宁公主的斗争中暂时取得了胜利,可只要他还没有坐上那个位子,便不能掉以轻心。

他实在不能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冒险。

只是他的心思在赵学尔面前显得那么卑鄙,他几次把话溜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他实在不愿意把这样的话说给赵学尔听。

最终,两个人不欢而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