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教育理念(1 / 3)
尹国公及其同党被判三日后处斩,实在让人大快人心。
特别是姜无谄,他冒着性命危险,九死一生才拿到尹国公的的罪证。
好在他的辛苦并没有白费,不但把尹国公绳之于法,他自己也从监察御史升至侍御史。
监察御史是正八品上,侍御史是从六品下,这一下可谓连升数级。
姜无谄这次升官,是李复书直接任命的。如今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他甚至不用经过皇帝的同意。
李复书刚开始监国,就经手了这么大一个案子。
经此一案,他在朝中权势更重,声望日隆。
尹国公的案子定下来以后,姜无谄到太子府来探望姜无骄。
虽然回来京都这么久了,但一来他要整理尹国公的案子,二来他不好常来太子府探望内眷。
姜无骄拉着姜无谄,激动得热泪盈眶:“虽然早就知道你脱险了,可我从太子那里听到你被尹国公追杀,还是担心得要命。如今看到你完好无损地站在我面前,我才安下心来。”
姜无谄笑道:“当时确实惊险,幸而太子妃救了我,不然我恐怕真的要客死异乡了。”
姜无骄原本还激动不已。
一听到姜无谄提起赵学尔,神色瞬间暗淡了下来。
姜无谄升官,最高兴的莫过于姜无骄了。
原本她这些日子很不好过,倒不是有人为难她,是她自己心里难受。
以前太子府中还没有赵学尔和朱倩的时候,她在李复书的妃嫔之中品级最高,再加上李继又养在她的膝下,那个时候,她是妃嫔们最羡慕的人。
后来朱倩嫁了进来。
因为李复书对朱倩既体贴又宽容,朱倩很快就在太子府中立足。
只是李复书虽然宠爱朱倩,却也没有怠慢姜无骄,她与朱倩在府中的地位算是不相上下。
可自从赵学尔进了太子府,情况就不同了。
李复书每日回来,不是在前面书房与大臣们谈论事情,就是去赵学尔的亦乐院,很少再去其他人的院子。
偶尔去她那里坐坐,也是因为李继。
虽然她早就知道妻妾有别,却没有想到差别会那么大。
幸而她哥哥在尹国公的案子中立了大功,李复书不但给她哥哥升了官,对她也更加亲切,有时还会与她说说姜无谄的事情。
可偏偏救她哥哥的人是赵学尔,这倒叫她不知道是该怨赵学尔,还是该谢赵学尔了。
姜无谄没有发现姜无骄神色异常,还在道:“太子妃不但才情绝伦,而且正直端方,心地善良。妹妹,你有这样的人做主母,算是福气。”
“福气?哥哥真的觉得是福气吗?”
姜无骄喃喃地问道。
姜无谄这才发现姜无骄的不对劲,关切道:“怎么,难道太子妃......为难你了?”
他实在不愿意相信,那个让他一眼就被惊艳到的人,会为难他的妹妹。
“没有,太子妃救了哥哥,是个好人,怎么会为难我呢?”
赵学尔没有为难她,只不过是无视她,顺便霸占了李复书而已。
可这些心思,她却不好同姜无谄讲。
姜无谄不懂得姜无骄的心思,只当是李复书娶了太子妃,她心中不快,便也不再多说。
毕竟这是李复书的家事,他也无力改变什么。
尹国公罪大恶极,他被斩首,是一件让人期盼的事情。只是众人还没有高兴得太久,就被告知尹国公不用死了。
倒不是尹国公翻了案,没有罪了,而是他不用死了。
因为康宁公主拿出了丹书铁券,救了尹国公和尹国公世子的性命。
确切地说,是康宁公主的驸马拿出来的丹书铁券。
一百多年以前,第一任尹国公随着高祖打江山,战功赫赫。高祖登基后,不仅赏赐他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还送了他一张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是铁质铸成,形状如瓦,高一尺,宽三尺,上面用黄金填字,记录着尹国公的爵衔,官职和功绩。
尤为重要的是,上面还刻着皇帝对第一任尹国公的承诺: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也就是说这张丹书铁券可以免第一任尹国公九次死罪,免他的子孙后代三次死罪。
但有一种死罪是不可饶恕的,便是谋逆大罪。
显然,尹国公犯的不是谋逆大罪,他在这张丹书铁券的免死范围内。
尹驸马与尹国公是堂兄弟,因着尹驸马娶了康宁公主,提升了他们这一房在族中的地位和声望,所以爵位虽然是尹国公继承,丹书铁券却是由尹驸马这一房保管。
虽然丹书铁券在尹驸马手里,但怎么用不是他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理论上来说,只要是第一任尹国公的后代,都有权利用这块丹书铁券保命。
所以康宁公主这些日子积极地四处活动,说服尹家的各房各支同意她用这块丹书铁券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