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6 章 第 596 章(1 / 3)
“这事你怎能这样办?咱们是从苦处来的,皇后娘娘的教诲都忘了?”
丁府,豲子与丁石面对面而坐,他眉头拧成一团,面上十分不快。丁石则是一脸惶然与懊悔:“你也晓得,咱们是从苦处来,眼下日子虽好了,可我是穷人乍富,一下子瞧见那许多金子,眼花了,心也跟着飘了。我又不是圣人!”
“不是圣人,就可以做出这等辜负圣恩、叫他人抓小辫子的事?再说,你忘了,从前咱们瞧那些贪官污吏有多愤恨了?现下怎么自己做起那叫人咬牙切齿的贪官污吏?还对得起那些跟咱们出生入死、一起拼命,却再也看不到未来的兄弟,对得起山沟沟里把咱们当作大英雄的父老乡亲吗?”
丁石挠挠头:“我不是知道错了嘛,你说现在可怎么办?”
“东西呢?”
“留着,都留着。收下以后,再看满箱子的黄澄澄,我一个激灵就醒了。想起皇后娘娘再三叮嘱过,咱们原先就不是帝军,没被解散已经是陛下格外开恩,行事需得小心再小心,不可落人口实,所以就用封条贴了,一个也没动,我带你去瞧瞧。”他起身引豲子急急往库房去。库房内间正中央摆放一只大樟木箱,外表看来平平无奇,谁能想到里面别有乾坤?
丁石撕开封条,掀开盖子,金芒晃了豲子的眼。他不由自主吸了口气,登时理解为什么丁石管不住自己的手。没那些花哨的样式,箱子里整整齐齐码着相同规格的金砖,层层叠叠堆放如小山。能拒绝这玩意,需要很大的气节,连豲子内心也不由一动。要说这世上最能腐蚀人心的,一个“权力”,一个“金钱”,当真不假,这也就显得“气节”更加难能可贵。“君子持节”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弥久不衰是有道理的,不论是千年前,还是千年后,若要世道不偏,仍需“君子持节”为指引。
“陛下尚未有所表示,会不会是还不知……”
“糊涂!”豲子斥道,“你只当统领不好欺,难道陛下就好欺?”
“熊隐打人一事,不是也没作出惩处?”
“这时候,你还有心情关心别人!你要记住,越是面上无波,越可能动如雷霆。过去打仗时,常用的‘示敌以虚’你都忘记了?”他意味深长,“那可是咱们统领选择的人!不过既无动作,此事或者还有转圜余地。”
“我该怎么做?”
“事不宜迟,你带着这一大箱子亲自去向陛下负荆请罪,将所得一分不差地上缴。此外,向陛下表明,愿散家财为收留处以及学塾的建立出一份力。”
“散,散家财?”丁石有些委屈,“我不是一点没动?还,还要散家财吗?”累积到现在,好容易攒下这点家底,真要散出去,他的心滴血。
豲子拍拍他的肩:“你就祈祷陛下网开一面,那才是最重要的!”
***
照心殿。
赵木递上已经写了第三遍的诏书,李明珏看了仍是不满意,揉成一团丢开。他向来思维敏捷,极少出现此等犹豫不决的状况。见他撑着额头,赵木递上药茶,小声道:“要不您歇歇,指不定歇会儿就有主意了。”李明珏接过杯子,一口饮尽,闭上眼。赵木过去将地上的纸团捡起,一一整理了。所有纸团上写着的就一件事:关于南军虎啸营统领丁石与神龙营副统熊隐的惩治。皇帝在大惩还是小惩上举棋不定,废了好几份诏书。
即便不说,赵木也明白,此事不仅此事本身。它就像一个引子,若是牵动会引发连串反应。比方,处理得轻了,不能服众,会叫另一方势力抓住把柄,也会引发百姓对官署的不信任;处理得重了,会引发对皇后势力的群起而攻之,皇帝的态度向来是最灵敏的风向标。李明珏虽然恼东方永安自作主张,让他陷于被动局面,但就像他所说,并未决定站在她的对立面。他们仍是志同道合,可能让她受伤害这一点,他是不允许的。
这时,赵木的徒弟小甲跑来,在殿外朝赵木挤眉弄眼。老人家轻手轻脚过去,将猴子似的徒儿拉下台阶,方道:“平日怎么教你的?有没有点规矩?”徒弟咧嘴一笑:“那不是有大事,我又不敢打扰陛下,只能找师父。”赵木给他一个“何事,赶紧说”的眼神,小甲凑上去耳语,“丁大人负荆请罪来了,就跪在宣武门外。”
“负荆请罪?”
小甲眨巴眼:“光着膀子,背着荆条,真负荆请罪。”
赵木挥退自家徒弟回到殿内,李明珏正巧睁眼,他趋步上前将丁石的事回禀了:“陛下是否召见?”
李明珏顿了顿:“让他跪着。”
这一跪跪到天黑,下起雨来,丁石淋得似落汤鸡,仍跪得直挺,皇帝既不见,说明是真恼了他们,是以不敢懈怠。消息也传入凤栖宫,香雪道:“娘娘要不要去照心殿?”说去照心殿,其实是问:要不要去给丁石说个情。东方永安望眼殿外雨幕:“不去才是帮他,他们也需得敲打敲打。”谁不喜欢钱多?谁不想要过好日子?一个人拼死拼活、奋斗一生为了什么?总不能谁都上来喊一声“为了天下大义、为了万民福祉、为了大济苍生”,人人都那么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