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存在着利益纠葛(2 / 2)
面对这样的策略思路,众人不得不佩服。虽然淮西一脉过去往往凭借手中的权柄压制政敌,但对于朱航这位似乎超越传统权势的人物,需另觅对策。
失去这一最为得心应手的方式后,大家顿时陷入了困境,仿佛被缚住了手脚。这时,胡惟庸的态度却异常直接,仿佛以一种训导的姿态对着所有人。然而,周围却无人敢有半点反驳。
在不知不觉中,胡惟庸的地位正悄然上升。汪广洋略带谨慎地开口询问:“胡大人是否有应对之道?”
胡惟庸淡淡回应:“今年的马政方案,是否还未下达?”
提及“马政”
,在座的每个人稍显惊讶,随后,汪广洋的眼睛一亮,猛地一拍桌案:“好一个策略!”
胡惟庸轻轻瞥了他一眼,汪广洋随即尴尬地扶正了被自己拍倒在桌上的茶杯,并称赞道:“胡大人真是妙计啊!”
马政,即指关于马匹的管理政策。对于军队来说,骑兵是至关重要的力量,优秀的骑兵不仅代表着军队的强大,也意味着明朝能够在边疆保持强大的影响力,这一切都建立在充足优质战马的基础上。
正如朱和尚所说,马政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因此,早在洪武年间他就先后设置了典牧所、群牧监、太仆寺、牧马千户所及行太仆寺等多个机构,致力于马匹的饲养与繁育。同时,还通过多重渠道收购马匹,比如在陕西、甘肃和四川等地设置茶马司和盐马司。可以说,朱和尚为了提升军力,不遗余力地推行各种养马计划。
但是,养马所需成本极高,而国库却捉襟见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便是转向民间寻求帮助。现今,明朝的养马政策主要有四大类:官营养马、军营养马、民间养马以及在京府的代养服务。其中,官营养马负责供应宫廷与祭礼所需;而军营和民间养马则是主要部分,前者由军事单位承担,后者则转嫁到了普通百姓头上。
为了减轻百姓负担,避免因养马而陷入贫困,朱和尚发布命令,对于无需缴税的家庭要求每五户养一匹马,而需纳税的家庭则七户养一匹,并允许那些表现出色者减免罪责。从表面看,虽然这是一项徭役任务,但却能减免赋税,甚至免罪,似乎并不那么繁重。然而,实情往往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按照官方的规定,每饲养一匹母马就必须每年交给 一匹马驹。这个目标接近马匹繁殖的极限,实际上很难达成。倘若发生马匹疾病死亡或者不能繁殖的情况,最终的责任还需由百姓承担。若无财力支付赔偿,朝廷也不希望因此而导致家庭破落,然而既然你未能完成朝廷交办的任务,那么就不得不为此承担后果。
虽然有人质疑马政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但无可否认的是,这项政策每年确实为边界驻军提供了大量的马匹,已经成为明朝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费聚集微微皱眉:“胡大人是打算给朱航分派养马的徭役吗?”
接着又问:“这样不会引起上司不满吗?”
此言一出,屋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某个不明 的门外汉。“你说的不太对吧,”
费聚集有些迷茫,“但胡大人刚才确实说过不要小视上面……”
“你难道忘了马政的制定者是何人?”
汪广洋严肃地回答道。
“上位者的意志明确无误,他认为马政是最简单且负担最少的一种劳役方式。尽管他对官场非常熟悉,作为 多年的经历让他可能忽略了新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副作用。可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因为马政实实在在地供应了大量马匹,才有力支持了我们国家。”
“试问谁敢公开指责陛下制定的国策?”
这句话中透露出了众人内心深深的考量。
费聚顿拍额头,豁然开朗,惊喜连声说:
“对,即使陛下知情又能怎样,他怎能自毁长城?”
“到时,那个朱航为了养马焦头烂额,甚至连家产都要赔进去,那时陛下必定只会怪朱航治理不力!”
胡惟庸轻轻一笑:“总而言之,上面的是不会出错的。错的,总是下面的人。”
“到时候,你们想,朱航在陛下的询问下,会说些什么?”
费聚神色已经充满兴奋:“依他以前的态度,从来口无遮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