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并没有领悟真意(1 / 2)

加入书签

“很可能会在皇帝面前大发雷霆,责怪皇上!”

“真是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这不是公然对抗吗!”

朱航当着朱和尚的面大声骂他?

众人一想到这点,眼神瞬间放光!

朱和尚可是真龙天子。

凭朱和尚的脾性,谁能敢面对面指责他?

哪怕向来以正直著称的茹太素,最多也只是敢于直言相劝,从未曾破口大骂过。

上一个直接骂朱和尚的人叫做陈友谅。

现在已成了湖底鱼腹中的食物…

众人听完这段故事,纷纷以崇敬的眼神望着胡惟庸:“胡相果然见识非凡。”

这一计谋真是周密无漏。

毕竟他们这些人不过是例行摊派劳役罢了,而且还是朱和尚认为最轻的工作——养马的任务。

朱和尚怎可能因为这个责怪他们是在刻意针对朱航?

若非真的要找茬,只能说他们在徭役的安排上对朱航过于体贴…

接下来只需等待朱航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然而,就在众人信心满满之际,平凉侯费聚突然有些迟疑地说:“这么做,要不要先跟李公告知一声?”

话语落地。

屋内的气氛骤然静寂。

毕竟,李善长作为淮西的领袖,即便卸任丞相职位且未能加入内阁,仍保有极高的威望,因此众人事先通报他仍是惯常做法

汪广洋却立马说道:“李公正因年岁渐长,早已表示不愿意再接受我们的拜访。”

“我们只需要遵从胡相的安排便是。”

众人各色复杂,却没有一人提出异议。

胡惟庸看了看汪广洋,淡笑道:“我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团结一致,淮西人必须一条心。只要我们步调一致,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

汪广洋连忙附和:“要团结,就得有个领袖带头。”

“我们自然跟随胡相。”

其他人见状也都明白了意图:“我们今后也要多多依靠胡相。”

“对,胡相对淮西勋臣至关重要。”

胡惟庸微微一笑,未作明确表态:“各归其位,做好准备吧。”

“只要一天不将朱航扳倒,我们在朝中便始终缺乏发言权。”

“待朱航败落后再言这些也不迟。”

众人纷纷点头同意。

但当众人散去之后,汪广洋却又迟迟没有离开。

待众人离去后,胡惟庸笑看汪广洋:“朝宗(汪广洋的字号)有何顾虑吗?”

汪广洋稍一思索后说:“李公立下赫赫战功,引领我们多年,若他反对此计划如何?终归是威信仍在…”

胡惟庸笑笑回应:“李公如今的状态,难道你还没有看清楚?”

汪广洋略感惊讶:“李公的状态?”

“他也老了。”

胡惟庸凝视着他。

此话让汪广洋神色大振。

胡惟庸亲自为他斟茶,笑着说道:“朝宗,你是去年才调入京中吧?多得胡相相助,否则至今你或许还在外地方做苦工。”

汪广洋急忙接过了茶。

胡惟庸无谓地笑了笑:“说起来,朝宗的资历确实还要比我深厚一些。”

汪广洋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说:“这些都已经过去的事,提起来也没多大意义。”

然而,胡惟庸并不认同这种态度,他对汪广洋说:“朝宗兄不必自谦。”

回想起你的少年时光,你那时已经是元朝的进士,这在我们这群人中可谓是出类拔萃。”

“你可以安心地在元朝为官,但你选择了抛弃进士的荣誉,追随那位上位”

“上位者对你极为赏识,甚至当面赞美你是‘处理重要事务,屡次提出忠贞策略’的人,并曾把你比作古时的名相张良和诸葛孔明。”

“随后,更是提拔你成为了元帅府的书记员,担任过江南行省的总管,并委以常遇春大将军参谋的重要角色。”

待到王朝建立之后,更是先后将山东、陕西、广东等地的行省 职位托付于你,汪广洋不禁有些感慨,“原来胡大人对这些往事还记得如此详尽。”

“又岂止是详尽,见家乡的儿郎有所作为,我心里怎能不乐?”

胡惟庸诚恳地回答。“我一度以为,你会是接任丞相宝座之人,谁知…”

“谁会想到上位现今竟然冷淡你呢?再说那茹太素,仅仅因为在洪武三年科举得第便入朝为官,仅是一名举人的资格,无论论资排辈还是实际能力,哪一样能够比得过你?”

“然而如今却已经成为了户部尚书,还要加入内阁!这样的发展怎能让我不感叹‘世事无常’”

“世道和命运?我相信的是人力可以克服困难,我相信我们的君主也是如此。谁能预料得到,他老人家从牧童一路奋斗至今日的地位?”

“又有谁能料到,我从一个平民能走到现在的位置呢?”

“你也不要因为一时被茹太素超过而气馁,依我看,将来入内阁也不是没有可能。”

听见这话,汪广洋的眼神猛地一亮,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胡惟庸,“胡大人您的意思是我也有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