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1 / 2)

加入书签

“西瓜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旱地5年以内、水田3年以内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块栽培。瓜田要三沟配套,做到雨止田干、土松墒面平。”

“那什么时候移植瓜苗?”

“不着急,一会会跟你们说,要先把根基打好。”

……

困州城郊的耕田里,蔗州西瓜大哥站在中间的位置,抓着一把土,正在给困州百姓讲解西瓜种植相关知识。

困州百姓围成一圈,聚精会神听着,时不时举手提问。

“困州百姓一向不好学习,本官在困州多年,第一次见过困州百姓如此孜孜以求学习种植的知识。本官刚从棉花种植园过来,那边也是一副求学若渴的热闹景象。”郭柏束看着眼前求学若渴的百姓,有惊讶更有惊喜。

“要有正确的方法,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这些都是蔗州百姓多年劳作积累出来的经验,希望能对困州有益。”苏贺年真诚说道。

“苏大人将蔗州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困州,是困州的荣幸。本官代困州百姓谢过苏大人。”对于蔗州无私相助的慷慨,郭柏束感激不尽。

“郭大人客气了,蔗州与困州依水相临,本就该互帮互助。这些年,是本官疏忽了。还好辛王殿下和铁先生及时提醒了本官,郭大人要谢,不如谢谢辛王殿下和铁先生。”苏贺年不敢居功,将一切功绩加到言域和蒋溪身上。

蒋溪之前与苏贺年原本是商议,直接以银钱资助困州。可蒋溪在困州走一趟后,有了新的想法。授人予鱼不如授之以渔。银钱是消耗品,再多都有花完的一天,对百姓的益处不过寥寥数月。而生钱的技艺,一旦掌握,却可以不断产生新的银钱,让百姓终身受益。于是蒋溪与苏贺年商议,这笔计划直接发放到困州百姓手中的银钱不再直接发放,而是列为一项帮助困州百姓学习一门技艺专项经费。先拨出一部分,用于邀请困州百姓到蔗州参观,增长见识。随后聘请蔗州各行各业的能手前来困州传授自己的技艺,手把手教导困州百姓学会一门技艺。下一步,还将拨出经费,为百姓购置种苗,修整耕田,组织百姓学习更多的技艺。如果困州百姓还有其他需求,可以请郭柏束向苏贺年申请,苏贺年审核后觉得可行,会从专项经费中拨出银钱予以资助。

“辛王殿下和铁先生乃是贵人,莅临困州后带来如此喜人的现象,本官当然是感激涕零,连续好几次向辛王殿下和铁先生道谢。本宫定要向陛下上奏本,请陛下好好褒奖辛王殿下和铁先生。”郭柏束看向言域和蒋溪,说道。

“郭大人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蒋溪一直以尽自己所能,予以更多人帮助为努力的宗旨,但却不太喜欢应对或者承受赞誉,即使是真心实意的致谢也会让她不自在。她随意寻了个由头,走到田间地头,想听听西瓜大哥讲解西瓜种植方法。

“在蔗州,只知道大哥西瓜卖得好,没想到大哥西瓜也种地那么好,大哥您真多才多艺。”曾在西瓜大哥蔗州府邸吃过西瓜的困州百姓盛赞西瓜大哥。

“不会种西瓜的人,怎么能卖好西瓜。”在荣耀面前,西瓜大哥很是骄傲,“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己把自己束缚住。思想观念一定要开放,谁规定卖西瓜的人就只能卖西瓜?我们能做的事情多了去了,比如说,帮助解决男女婚恋问题。这些年,我可说成了不少亲事,成就不少幸福的家庭。”

蒋溪本来只是远远站着一旁,眺望着无边无际的田野风光,欣赏着自然之美。耳听着西瓜大哥开始跑题了,担心一会转头看见到他又要回想起辛王殿下的招亲往事,那真是一个头两个大,决定逃离这是非之地。

“郭大人,前些时日,您上奏说困州水灾严重,麻烦带我去受灾的水域看看。”

“好。”郭柏束应了下来,转头看向言域,“殿下……”

“我跟铁先生一起去看看。”这段时间,辛王殿下和铁先生一向是寸步不离,几乎快成为铁先生的影子。

“好,”郭柏束又看向苏贺年,“受灾的水域离这不远,苏大人一起去看看吗?”

“也好,蔗州前些年也有过水灾,后来净秋请到了一些能人巧匠,才把河道修理好了。”苏贺年站起身,冲着苏净秋道:“你也一起去看看,看看能不能帮得上忙。”

“好。”苏净秋应道。

受灾水域确实不远,几人步行不过片刻,便到了。

一条水流温顺平缓,河面开阔,漫江碧透,水清见底的蜿蜒河流展现在众人面前。

河滩凹凸不平,每走一段都能看到一些大小不一的凹陷。漫长的河道上,凹陷有小如拳头,大如八仙桌。河道两旁,原本建有不少房屋,现在却已荒废。房屋门上墙面上,还留有不少泥泞泥巴,显示着房屋曾经被河水冲刷过。

“这是南万河,河的上游便是蔗州。去年夏季,困州数日连降暴雨,这里爆发洪水,淹没了不少百姓的房屋。我们在县衙附近临时搭建出一些凉棚供灾民居住。不愿居住的,便去投靠亲朋好友去了。”郭柏束简单介绍道。

“苏姑娘,前些年蔗州是怎样一番景象?与困州的水灾是否一样?”蒋溪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