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多事之秋(3 / 3)
一时高兴,有点儿喝大了,听到席间,按个太监谈到了日益严重的中原因形势,并且又反复的宣传无人能为朝廷出力。
喝的兴起的熊大人听到太监这么说,赶紧向太监,也是向崇祯帝表态度,直接拍案而起,大骂:
“诸臣误国!要是我去,怎么也不会弄成这样!”
那个太监见到义形于色的熊大人,当即兴奋的拉住了他的手,道“此事看来,非你不可了,熊大人,阿拉来此就是考察你滴,看你是否愿意去剿贼,阿拉这就去皇上那里赴命,我看就是你了,熊大人赶紧收拾收拾,早做准备哦!”
熊文灿猛然间酒醒,深悔失言,靠,那个乱摊子,谁碰谁倒霉,甭说张凤翼、洪承畴,就连当朝第一良将曹文诏都险些栽了,让我去?
随后列举出“五难四不可”等客观原因,希望能推辞掉此职。后来太监如实禀告,让崇祯帝竟然有了重用熊文灿的念头。
见崇祯帝这么青睐一个人,杨大人当然要表示一下宠臣的特点,赶紧力荐熊文灿出任综里。
有
了粮饷来源,又有了肯出头的人,这杨嗣昌便正式上疏,提出了“下三月苦死功夫,了十年不结之局”的所谓“三月平贼”的狂妄计划,经崇祯帝批准后正式下达。
前面说的各地守住之后,由综里提督边军,监臣率京兵禁旅,河南巡抚率左良玉、陈永福等部,合剿中原。如果陕西的闯王、过天星诸部杀出潼关,则洪承畴应率左光先、曹文诏、曹变蛟、祖大弼等部进入河南作战。
而这份奏章里,杨嗣昌竟然考虑到了要启用范大将军的莱州兵,将莱州兵抽调五千余,山东标营五千余,凑齐一万之数,直接统归综里官熊文灿。
当范进看到京师回报的消息时,脸都气绿了,特么的,又让老子出钱,还让老子出人,这杨嗣昌欺人太甚。便连夜发信给温体仁,让其保住自己,出钱就行了,出人真的没工夫。
结果五日后,收到温体仁回信的范进一下子泄了气,这老奸巨猾的奸相,果然有十足的本领。温体仁见朝中上下极为拥戴这杨嗣昌和那个忠言报国的熊文灿,便顺水推舟的认可了派出温体仁**般的莱州兵。而且他还温言相劝:杨嗣昌圣眷正隆,不可力敌,出兵后见机行事云云。
于是,在范进每日破口大骂的人员名单里,又加入了温体仁一个。
不过呢,还是有明眼人出来反对杨嗣昌如此激进到近乎疯狂的行动的。首先杨嗣昌“三月平贼”的狂妄计划,便遭到了陕西巡抚孙传庭的反对。
孙传庭认为各边精锐调的都差不多了,哪有边军继续征调之理?而且各地民脂民膏也早就特么的刮尽了,增兵加饷?!从谁身上加?
而且农民军的主力集中在陕西,因此应先集中力量解决陕西的问题,只要陕西一定,各地的农民军自然就会平定。这孙传庭的看法,也就是代表这着陕西一派将领的立场。
而范进搜罗来的情报当中,还有些蛛丝马迹反映了,这大明朝廷并不是铁板一块,那陕西的洪承畴,因为被杨嗣昌取代,所以和他眉眼不顺。这孙传庭等秦地将领,和与杨嗣昌更素有罅隙。
只是呢,大家都明显的感觉到了来自于朝廷红人杨嗣昌的压力。
尤其是李自成等部突入四川,朝野纷纷指责洪承畴有意纵寇入川后,洪承畴更是日子难熬,惟有竭尽全力,加紧拼杀。
原本在崇祯十一年的时候,洪承畴和孙传庭才基本的击溃了闯将的队伍,总算是保住了面子。但是现在是崇祯八年,有啥能够保住面子的?只能豁出去老脸,硬上了。好在后来曹文诏等跟随洪承畴的将领,的确也打了不少胜仗,才让他们有了倚老卖老的本钱。
熊文灿见洪承畴他们在川陕立了战功,自己就也想竭力做出点成绩。不过,熊文灿本钱不足,无法像洪、孙那样风光,无奈之下,他又使出了招抚大海盗的旧法,没想到却最终酿成了大祸。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