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治世之道(1 / 2)
第一百九十三章治世之道
王穿此时在王尚书府上酒已过三巡,晚席已散,此时陪着他的依然还是礼部王尚书。
已入六月,天气更加炎热,再加之饮酒之后,更是浑身燥热无比。
现在王穿坐在尚书府内一个高高的小亭之中,正与王尚书品茶闲聊。
“尚书大人,看你府上的格局到像是江南一带园林的风格,虽然府邸占地不大,但却亭台楼阁,竹菊梅兰松都应有尽有,却又少了一些奢华的布置,府内有如一副山水画,人居于其中,亦如在画中一样,心情愉悦,闲趣自得。
此时趁着这夜色在此品铭更是独居于闲适之处,却又可以看见京城大部分繁荣的夜景,看着那些繁忙的身影,十分有趣。”
王穿没事找事,却先是夸赞了王尚书的与众不同。
到也说出了大隐隐于市的乐趣所在。
王尚书也只是微微一笑道:“统领大人此说到也让老夫欣慰,老夫确实是江南苏州人,而且早年一直在江南地方任职,对于江南水乡十分了解。
可老夫却与东林党那些学子仕人们并不一样,老夫家道中落,深有感怀,与东林党也政见不合,而他们自然也不屑于与我这种迂腐之人同流了,统领大人尽可放心。
至于说身居闲处,坐看风云变幻,老夫到还未到统领大人的境界,不敢以此自居了。”
王尚书一听王穿的话,其实就明白王穿的意思,但事实上东林党也非是完全代表着江南一代的学子,当然在江南还有苏党,与东林党并不相容,只是后世一直会认为,东林党其实就是江南仕子**,其实不然。
而东林党起源东林书院,听王尚书的语气,自然是无法入得东林书院之人,自然不会与东林党一体了。
从整个府中布局来看,王尚书也是一个孤高自傲之人,所以院中才会有松竹梅岁寒三友,而菊花更是自古读书人最爱,从这一点其实已经可以表达其身份与志向,只是王穿还没有这么敏锐的心思,才会多此一问。
“对对对,是在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王穿到也是一个直爽之人,更难得的是善于自我否定,并不会把自己看得很高。
毕竟凭着现代所说,虽然在一些物理化学常识上比古人知道得更多,但那现代知识其实也有局限性,时代性,来到古代其实并没有任何优势,因为科技的发展是均衡的,有深深的局限性。
相反,在古代科技虽然不发达,但所学却十分渊博,几乎囊括了前人所有的智慧,所以王穿在这些人面前显得更肤浅。
而且若是现代人与古人相比,更会少了许多情调,多了许多铜臭之味。
“统领大人到是真诚,若以此时统领大人的身份地位,许多人都会忘乎所以,少有自醒其身的,统领大人虚怀若谷,正是我大明学子,包括那些东林学子所不俱备的。”
王尚书说完也是十分感叹,看起来王尚书也是深懂古人智慧,并没有拘于一格。
“尚书大人通古知今,不知对于东林党人与及现在把持朝政的魏忠贤**如何看,将来若信王爷能继位,那么尚书大人必然是信王爷的重臣,对信王爷治理天下有何好的建议。”
王穿还是试探着依着自己所知的历史,想问一问王尚书的想法,这也决定着他是否需要为信王爷打下清除魏党的基础,也关乎王穿此时选秀的决策。
“统领大人此话当另作他讲,信王爷此人虽然年少,可性格略显孤僻,也是因为自小的原因,孤僻之人必多疑,此是信王爷最大的毛病,若说信王爷所信任之人,怕是除了他身边的太监王朝恩之外不会再有他人了。
老夫虽然有心,若信王爷它日能荣登大宝,就算老夫还能事君,那老夫也会告老还乡,不会再奉任何天子了。”
王尚书的话还是让王穿十分意外,毕竟此时的王尚书可以算得上是信王爷所信任的大臣,要不然不会把周若水之事交与他来办,从这一点看,信王爷对王尚书的信任甚至比王穿更甚。
当然这里边也有其信王朱由检的谋略,与礼部尚书交好,其实也是为将来继位着想。
本小&说首发为:小说APP
因为宫中司礼监及礼部是举行大典的主要部门,有王尚书支持,相当于有了继承正统的礼法依据。
“尚书大人何出此言,良禽择木而㮩,择明君而侍,难道尚书大人只是因为信王爷多疑之心而觉得他不会是明君,还是另有其它隐情。”
“统领大人多虑了,明君与否其实并非天下太平的关键,自大周取商而代之后,周公旦深知天下太平之理非在于治,而在于顺其规,依其礼,在于一个稳定安居的局面。
所以周公旦制礼以规百姓,制礼非只是为了上层权贵,同样非是为了百姓,而是协调整个社稷运行,就好比天之道一样,有道运行其中,那么天地自然。
制礼就是学习天道之行。
春秋时,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却是乱世,历经各朝各代,不论谁当天子,实则以稳为重。
大秦之时虽只有两世,但却统一了规矩,清除了许多异端学说,为后世打下大一统的基础。
到大汉之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