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0 章 第四十三章王(3 / 4)

加入书签

个月还有俸禄拿,根据职位高低,俸禄也有不同,但一日三餐前提不是正在打仗,正在打仗的话,有饭也得有时间吃所有人都是一个标准,军将与军卒吃一样的。虽然不保证一定有肉,但一定管饱。

诏书是辛侯踅摸,不知道哪位捉刀,用的王的名义。

王愣住,有那么一瞬怀疑自己老眼昏花了。

辛侯那个疯狂践踏人性与节操下限的家伙有这样的情操?

再看下一封诏书,是一封任命诏书,任命辛侯为帝国宰辅。

居然不是摄政君,王有些错愕。

帝国历史上第一任摄政君是青帝。

炎帝当年封青帝为摄政君,总览帝国大小事,自己退居二线,什么都不管。

观察了三年,确定青帝能接得住摊子遂禅让青帝。

从那之后摄政君便成了帝国储君的职位。

便如每个国君都不喜欢自己还正值春秋鼎盛时嗣君已长成,人王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国君没法不立嗣君,不尽早定下嗣君之位,子女们能掐出斗鸡眼来,死个把儿女还是小事,不过是重新生几个的事,但朝野动荡就不好了。

比起世袭的国君们,人王的境况就好多了,只要不是死了还没立摄政君,或是局势动荡,人王也不敢说自己能寿终正寝,爱什么时候定摄政君都行,至于定谁,那不是人王的权力,人王只有决定什么时候立的权力。

王思忖了下,估摸着辛侯是因为青帝定下的诸侯不可为王的祖制而有所顾虑,怕被天下诸侯集体针对,故而广积粮缓称王。

再看第三封诏书。

王目瞪口呆,须臾,看向骊嫘。“她认真的?”

骊嫘微笑。“大君自是认真的,分封不适合如今的帝国,大君愿为自请除国的第一人。”

她也怀疑过辛侯是不是脑子抽着了。

废分封从自己做起。

辛侯上书自请除国,废辛国,辛国所有疆域并入王畿,人族再无辛国。

辛侯写诏书的时候是知会过百官的,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是怀疑辛侯疯了。

然辛侯表示: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当诸侯哪有当王来得美?

当诸侯的确没有当王美,但也没人与大君您这般思路开阔。

兵强马壮,打下足够的疆土,有了足够的人口,自立为王,谁敢说你不合法?

然而,百官再腹诽也只能是腹诽,不仅仅是因为军队都控制在辛筝的手里,她决定的事,臣子哪怕一头撞死在大殿上也没用,九成九还会被嫌弃污了大殿,更因为能通过层层选拔位列公卿的都不是傻子。

沃西那边必须解决,兖州的地形太特别,北边是断云雪山,西边是璧山,南边是浮络山与昆吾山,只有数条通道,但东边它近乎无遮无拦。

兖州与沃西接壤的区域有一半是平原,这也就意味着沃西一旦沦陷,龙伯与羽族可以长驱直入。

不解决这个问题,辛国根本不可能安心向西向南扩张。

要解决沃西的问题,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不会是小数目,西边和南边的同类都不是死人,看辛国后方空虚肯定焉能不捅刀?

辛筝的法子傻是傻了点,但效果却是可以预料的好。

王沉默了好一会,最终也没能从里头找出什么不怀好意的漏洞,只能姑且相信辛侯真的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尚的人,亦或是,脑子进水了。

取出了自己一直藏在轮椅暗格里的人王玺。

人族的传国王玺是炎帝以断云雪山深处采出的一块玉料雕琢而成,炎帝亲手雕琢的,是人王传承的象征。但玉器再结实再用心保养,天天盖诏书,也不用几千年,能用一百年都是它质量过人。

青帝最开始拿传国王玺当普通玺印天天盖,生生将王玺的刻字给磨没了,重新让人刻了字后青帝为了避免再发生同样的事,又增设了六玺。

六玺各有各有的功能。

分别用于封国、赐封诸侯、发兵、召大臣、祭天地鬼神以及寻常政务之用。

每一种玺都有其特定的用途,人王玺是特例,虽然主要功能是传承,但拿来盖普通诏书也可以,只是不是特别重要的诏书,人王不会这么干。

每一任王继位后都会刻属于自己的六玺,没办法,大部分时候前任留下的六玺都磨平了不止一遍,哪怕想沿用前任留下的玺印,现实也不允许。

久而久之,人王玺成了王位传递的象征,摄政君必须先接过人王玺才能继位为王。

骊嫘没见过人王玺,但每个国家的史书都有记载人王玺的模样。

不同于大部分常见的玺使用的兽纽,人王玺的纽雕琢的是薪火,玺周身有日月星辰草木虫鱼农牧渔林等纹饰,非常好认。

拿着人王玺在第一封诏书与第二封诏书上盖下玺印,王将玺印与诏书一同递给骊嫘。

骊嫘愣住。“王这是?”

“人王玺便交给辛侯。”

骊嫘犹豫了下,还是只接过了诏书,未接人王玺。“大君并无交代,臣也无擅作主张之权,王若有意,不妨见到大君以后自己与大君说。”

作者有话要说:耶耶耶,辛筝终于统一兖州了

第 580 章 第四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