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0 章 第四十三章王(2 / 4)

加入书签

着王,王若自尽了怎么办?

那可就不好向唐侯交代了。

侍人虽然没走,但也因为王的排斥而退到了门口。

确定人退远了,王故作厌恶的翻了个身,摸了摸嘴角,取出一枚蜡丸。

在嘴里含在有点久,蜡已有一点融化,稍微一捻便碎了。

蜡丸里是一张揉成一团的纸条:天无二日,人无二王,孤欲阻相王,王有意否。

为了取信王,纸条上还有一枚印,赫然是辛侯的私玺印。

王默默将纸揉成一团塞进嘴里咽下,蜡丸也捻成了细碎的粉末。

脑海中浮现昔年那名阴郁聪慧少女的模样。

虽然一别已有八九载,奈何辛筝不论是归国前的所作所为还是归国后奇迹般的扩张,王很难忘记这样一个人。

辛侯能不能搅浑这潭水呢?

王想了想,觉得不管能不能,反正都这样了,也不怕更差。

能搞破坏是最好的,不能也不会再有什么损失。

最不济也不过是辛侯称王,但最强的那个称王总好过诸王并立。

侍人们惊奇的发现王终于消停了,不再成天寻死觅活,皆松了口气。

若王有个三长两短,他们都是要殉葬的。

公卿贵族们也很快放下了悬着的心。

不是每个人都是太昊琰,炎帝嫡长,在私有制与其伴生的血缘世袭崛起后能够靠着血统自立为王还具备一定的法理。

唐侯若学太昊琰只会沦为笑谈,多国相王若无王的承认,多少会有过家家的感觉,不具备符合普世认可的法理。虽然哪怕王承认也不会有多少法理,但有一丝丝与一丝丝都没有,纯粹的拳头大就是王还是有区别的。

师出有名。

名很重要。

若王有个三长两短,唐侯不会放过他们,若一切顺利,唐侯也许诺将襄仪以东的土地还给蒲阪。

有了更多的土地,也可收取更多的税赋,过更舒适享受的生活,为族里的子弟拜名师、出仕诸国提供更多的资源。

一切的美好顺遂止步于暮春中旬。

骊嫘带着辛国十万精兵至虎跳峡,而虎跳峡也在骊嫘抵达时打开了门迎接骊嫘。

汇合了虎跳峡的军队,骊嫘一路杀至蒲阪。

满城的兵荒马乱中王见到了骊嫘。

“臣骊嫘参见王。”

见到骊嫘能够看出谦卑的行礼,王稍微松了口气,居然是最好的情况。

辛侯无意称王。

若辛侯有意称王,骊嫘哪怕会行礼也不会如此谦卑。

“爱卿请起。”王道。“蒲阪与孤便交由辛侯了。”

骊嫘忙道:“启禀王,我家大君的意思是,蒲阪以后会不太安全,希望请您迁都条邑。”

王愣住。

蒲阪不太安全?

几个意思?

迁都条邑?

挟王以令诸侯也要讲究一下逻辑。

条邑可既非蒲阪,又非帝国曾经的旧都,一点帝国层面上的政治意义都没有,迁都到这么一个偏僻地方必定影响他这个王的价值,虽然他本身也没剩多少价值了。

“辛侯不准备控制蒲阪?”王皱眉。

骊嫘回道:“大君此时无意同唐国开战。”

骊嫘一边说一边掏出了一只匣子。“此乃大君给王的东西,言王看了便明白。”

王闻言接过匣子拆开,发现里头是三封诏书。

打开第一封,是一篇非常慷慨大气的华章,可以确定不是辛侯写的,这是文采与内核都极佳的文章,注定流传千古的那种。辛筝能够想得出来好的文章内核,但让她上手写就不太美了。

文章的内容凝练一下便是:沃西是人族的前线,那里正打得轰轰烈烈的,辛侯为天下间所有在这个节骨眼还有闲工夫内斗的人族感到羞耻王觉得辛侯肯定没想起自己这几年的穷兵黩武。辛侯骂了一通后又表示理解,人各有所好,有的人重名,有的人重权,不是每个人都重族群的。不过林子这么大,总有不一样的鸟,因此辛侯欢迎普天之下没兴趣自相残杀的人族加入薪火军。

嗯,辛侯准备组建一支特殊的军队:薪火军。

薪火军建立的目的就一个:收复失地击退异族。

理由也很简单粗暴:祖先前赴后继死了无数人打下的疆土不能丢。

不论是奴隶还是氓庶与贵族,不论男女,只要是人族就可以参加,加入者,哪怕曾经是奴隶,全家都立刻成为庶人。

光靠为人族而战的情怀显然不可能打动太多人,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因而辛侯向薪火军许诺了很多东西。

伤残者,帝国,或者说,辛国会养你到死。

战死者,辛国会给你的年迈的父母送终,将你未成年的幼崽养到成年,前提是人在辛国境内。若不在辛国境内,辛侯表示自己的手没那么长,不过欢迎志愿者将自己的家眷一起带到辛国,辛国会安置好他们。

战争结束后还没死的,可以依据军功转业,举个例子的话,若君有治理一地的才华,那么不需要服三年徭役,可以直接去参加官考,通过考核证明君有一定的治理能力,那就可以去为吏了。

薪火军的将士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