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节 粮行买卖裕丰来了(2 / 3)

加入书签

房,摆出一副有多少粮食收多少的架势。眼看各种杂粮收成不错。乡下老百姓温饱有余,各个粮商都笑话贾家人傻钱多。

直到中秋过后,这天气晴朗,一直不下雨。农民,商人,官员们才慌了,明年小麦产量必定下跌。各府县粮食价格开始缓慢上涨。但是距离小麦种植时间还有一段时间。众人也不慌不忙。朱宝和还在串联各地粮商对裕丰进行打压。裕丰似乎对此反应不大。裕丰本来就是搞的错位经营。

倒是旱情牵动各地官员的心。

不知不觉间,粮食价格今日长一文,后日长一文,这价格就起来了。朱宝和要打价格战,这价格涨得就慢一点。粮食销售就快了一些。往往是某一日来不及涨价,就被平民围着抢购一空。涨得慢的还有裕丰的米价。本来不好的行情,在粮价上涨之下得以扭转。林福表现的很谦虚:“不过是同行赏脸,留了小店一口饭吃罢了。”

朱宝和心中千回百转,生了无数主意,去扩大粮店的业务。数次试探林福反应,

林福:“多谢孟朱老东家挂念。”然后笑道:“小店卖的面粉价格,大米绝不会低于各家同行,想来不会抢了同行生意。是人就吃五谷杂粮,这粮食生意大的紧,不是一家两家可以吃的下。”

他这番话说得就有些讨巧了,虽然裕丰的价格不低于同行,但也是有利润的。贾家还有一项优势以宝钞缴纳税款。对于当地官府一些粮食购置也敢接受。

“若是朱老东家不嫌弃的话,小店倒有一笔生意。”他笑道:“小店愿以现在价个,将大米卖给贵店。”然后两人用手语比划了一番。人们都愿意置办良田,而良田一年的收益,也不过是一成五。虽然利润远低于粮商,但是胜在稳定,安全。朱宝和也知道贾家是金陵望族,手里有大量田地。也许是把向京城投放的米,运到了河南。对于作坊和商贩而言,这些便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别人是探问不得的。小麦价格虽然出的高了一点,可是面粉的价格却与朱家保持一致,这是朱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原来是贾家改进了磨面的方式,人工省,出面多,这是朱老板做不到的。

说来简单,还是石磨磨面。贾琏在洛阳开办了一家机器磨坊。只是由蒸汽机代替了驴马牲口来推磨,但仅仅这一个动力改变就能一年就赚到六七千两银子。机器磨坊一台磨面机,司务员2人,小工10几个人。洛阳的成功,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宋贤瑜下令加快机器研制,赶快把粮店都换成机器磨面。短时间内消息还没有泄露。也不怕别人仿效。再说,蒸汽机那玩意还是独一份,不是看一眼就能够学去的东西。

朱宝和也渐渐打听清楚。原来林黛玉虽然给人家做小妾,却是新进的武安国公,她表哥,贾琏,如今势头正劲,风光无二。原本生起的贪欲烟消云散了。虽然大周传国已久,诸多勋臣降等袭爵,一些功臣比平民也就多了一层荣誉。但若是贾琏绝对不在此列。越是深入了解,朱老板越是胆颤心惊。怎奈的走上了对抗贾府的道路,说出话去,一时间收不回来。

但是朱宝和在林福面前一点不敢流漏出出对贾琏一丁点不敬。宋贤瑜曾经对手下的掌柜说,‘任何人不得打着国公府旗号在外面欺压良善,不得欺行霸市,不得强取豪夺,如有发现严惩不贷。’所以朱宝和虽然态度有些不够恭敬,林福也不放在心上。无畏是源自无知。

朱宝和恭谨的对林福说:“林掌柜,你家东家,有如此背景,怎么还要让利与大家?”林福:“东家有言,和气生财。挣钱的生意有的是,没有必要在一个行业上挤兑的大家都没有饭吃。”

朱宝和:“贵东家真是胸怀宽广。我等小民所不及也。”

林福“如此多谢朱老东家夸奖了!”林福心道自己这一年时来运转,有贵人相助,成了大掌柜,现在又交上朱宝和这样的大粮商!只要给连三年时间就可以垄断洛阳一地的粮食交易。在这之后,自己在贾府的地位也就会得到极大提高。这一生的衣食也就有了保证。小姐说不定会把自己身边的丫头赏给自己。那样自己就有艳福了。紫鹃,雪雁的姿色都是极好的。

林福下令把麸皮都存放起来。暂时不向外出售。反正也不值几个钱,现在人少没有功夫理会这些事情。收购粮食才是关键,贾家粮店的优势在于加工快捷,只有量大才能凸显效益。姨奶奶说是天旱,果然就天旱。囤积粮食是稳赚不亏的买卖。何况贾府的钱财多的用不完,敞开收购就是了。其余各地的粮店掌柜采取了大体差不多的策略。

牛继宗见到有利可图自然也就不看着贾府自己调集钱财收购粮食。牛氏一族行动起来,各种自己进来,进一步炒高了粮食价格。牛继宗有宗族,宗族里的弟兄又有亲属,亲属又有亲属。兄弟有朋友,朋友又有朋友。呼朋引伴,大家一起来朝中粮食。各地的大地主见状也不愿意卖出小麦,等一等在卖,不香吗?人多了秘密也就保不住,也不知道谁泄露了出去。于是粮食价格再也压不住,直接窜了起来。直到过了小麦播种季节。再种就晚了。

河南各地的粮食涨价最先有感受的除了当地人,还有一个群体就是晋商。晋商的重要粮食购买地--河南,就这样脱离了晋商的控制。薛蟠去了一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