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编钟(1)(1 / 3)

加入书签

话说,此时的北大已经集中了相当一部分精英人才,其中,马氏兄弟就是研究现代考古和金石文字的先驱者,哥哥马幼渔,近代语言学家,为汉字规范注音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弟弟马叔平,就是热心于考古和金石文字的年轻专家。

说他们年轻,是指他们与当时的几位国学大师比较起来是晚辈后辈,比如,当时著名的国学大师罗振玉等,都是上世纪中叶出生的,而马氏兄弟则要晚上十几年或者更多。而且,这马氏兄弟从一开始就没有走科举的正途,而是进入当时刚刚兴起的新学读书,也都出国留洋过,他们的思维模式不是那些老夫子可比的。

这次皇甫淳去上海过年,与吴俊卿谈起了北派学者,吴俊卿特别向皇甫淳推荐了马叔平,因为这马叔平也是吴俊卿的忘年之交,并且在金石研究上独树一帜,吴俊卿晚年的篆刻技艺炉火纯青,达到了人生的顶峰,与马叔平的帮助分不开。

吴俊卿与马叔平两人是相互促进的挚友,马叔平研究古代篆刻和西方艺术上颇有见地,他的一些提法让吴俊卿很是受益。而在雕刻技艺上,吴俊卿也是倾囊相授,所以,吴俊卿作古后,西冷印社会长的职务就传给了马叔平。

说起这西冷印社来,也是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个传奇,正是一群文化人在清末组建了这个印社,才使许多金石技法传承下来。马叔平虽然不是创始会员之一,可却是印社成员里的佼佼者,后来也是考古界里的大家,这都是有渊源的。

看着那口钟,皇甫淳还真是有些看不真,可是那爷说大学里有人在研究这些,这倒是给他提了个醒,他不好直接去校园里找人,因为他在学校里也算是名人了,帮助学校筹集过年的款子,让许多人都记着他的好,去了,肯定是这个拉着说话,那个请他喝茶,至少那个辜汤生就不会轻易的放过他。所以,他写了个拜帖叫自己的伙计拿着去校园里寻找马叔平,至于马叔平买不买账,皇甫淳心里也没底。

这文人的陋习有时就是胎里带来的,尤其在当时,虽然新学盛行,可许多传统观念还是在人们的思想里保留着。像皇甫淳这样弃文经商的人,许多文人是瞧不起的,你在乎不在乎,人家不管,可你要想去找人家,人家就未必买账,尤其是像王国维那样的犟眼子,虽然他自己本身的出身也不咋地,可人家就是自傲。

说起来,这王国维也是浙江人,从小读书,十六岁考取秀才,可在其后的乡举考中颗粒无收,对外说是“无意于仕途”,可是到了后来,废帝溥仪一招手,他就成了溥仪那个紫金宫御书房行走了,说起来也是一个讽刺。

本来他与罗振玉是莫逆好友,却是为一些提不上台面的事情翻脸,冯焕章把废帝溥仪赶出紫金宫后,这个王国维很是不忿,最后跳进颐和园的湖水中自尽了。说他是个犟眼子可是没有冤枉他,犟眼子的人遇事往往不懂得转弯,不懂得开解。

此时,王国维就在上海,也是金石学、甲骨文大家,可却是与吴俊卿这样的人不往来,他自己可以“为了生计”去哈同的《学术丛编》任编辑主任,却鄙视吴俊卿等人的自食其力,就是这么一个怪人,却学术成果却也是颇丰。

皇甫淳担心那些来自江浙的文人都孤傲清高,万一不给面子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他的拜帖写的很是恭谨,以校内熟人太多,自己不方便前去为由,邀请马叔平到校园外新开张的茶馆华清楼一叙,时间定在周日的上午八点。

如果是现代人,上午八点肯定还在呼呼大睡呢,谁起这么早啊?可是在那年月,上午八点可是个正常的时间,那年月的人都是早睡早起,所以,皇甫淳觉得这个时间定的没毛病,自己也提前给华清楼打过招呼了。

让皇甫淳没有想到的是,周六的下午马叔平就亲自来到了皇甫淳的店里,一进门就双手抱拳连连作揖,“皇甫先生你好,鄙人马叔平,幸会幸会!”

“哎呦!这是怎么话说的?我可是请您明天在华清楼喝茶的啊!”皇甫淳连忙回礼,“请,请到里面坐,也是我冒昧,叫伙计给您送信,按理说我该亲自前往,可是,还请马教授理解我这草民的一些苦衷,一旦去了,太多熟人了……”

“明白明白,你皇甫通达可是我们老师最欢迎的人啊,要不是你的大义出手,这个年我们还真是不知道怎么过啊,我这可不是说的恭维话,许多文人就是多读了几本书,生财之技是没有的,我们本来还想把老家的几处房子卖掉度过这年的,没想到,你为我们老师们解决了大问题,现在,我大哥就在‘讨薪会’里当委员。”

“我那也是凑巧了,凑巧了!不值一提,来来,请喝茶!”皇甫淳赶紧陪着小心,他可不敢轻易的炫耀,在这些大学教授面前,皇甫淳觉得最好还是藏拙。

“不知道皇甫先生询在下有何见教啊?不妨直说。”马叔平端起了茶杯。

“啊!是这样的,我最近收了一件青铜器,看那成分应该是有年头了,可是,上面没有任何铭文,放在我这里也是无用,不知道你们拿去研究可有价值?”

“如果说是……我可以借,但拿就力不从心了。”马叔平尴尬的说道。

皇甫淳听马叔平如此说,顿时一愣,随即就知道这话说岔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