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师命难违...(1 / 3)

加入书签

让皇甫淳没想到的是,文珖带着众弟妹,搀扶着母亲,接到电报的当天就将父亲的灵柩装上了火车,一家人也跟着在一辆专挂的行李车上赶往京城。

说,这墓地都没选好,这就匆匆过来行吗?严格说是行的。京城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在京城为官的外地人甚多,一旦有了三长两短的事情,灵柩都是临时存放在一些寺庙或者是道观,或者是教堂里,办完丧礼后,都是由亲人护送灵柩返乡的,前两天的袁项城就是这样离开的京城,还有张之洞也是如此。

接到大师哥的电报,皇甫淳就在京城里忙活起来了,而此时,他还真是找不到几个能帮手的人,此时的吴子玉远在湖南,正跟着皖系的叫劲呢。冯焕章此时也是驻扎在湖南湖北交界的湘西北一带,手边的那个小苏子呢?此时正在学校里参加运动呢,每天都不着家,别说使唤了,见都见不到,对此,皇甫也很无奈。

好在皇甫淳也是个善于变通的人,跑到铁路上吆喝了一声,已经是京绥铁路警察大队长的关宝珊一看是皇甫淳,立即给他调了一队人,当然不白干,皇甫淳可是知道,200块大洋直接甩给了关宝珊,那老小子还假惺惺的推让了一会。

文珖到了,在丰台站车站上,皇甫淳接到了师哥文珖,一见面,皇甫淳就对文珖说了接下来的安排,“师兄要节哀啊,咱们先把师父请到附近的延寿寺,那里的方丈我已经打好招呼了,香油钱也都说好了,然后,我们去看看那几个墓地,你这里通过了,咱们再请师母去最后定夺,你看这样可好?”

文珖实际上比皇甫淳还要小上几个月,可是,在家里,皇甫淳一直称呼其为师兄,在拜师的某些规矩上说,师兄弟之间往往不是以年纪论短长的。

“父亲在的时候就说你办事周全,一切听你的,通达,你也要保重啊!”文珖面容憔悴的看着同样一脸疲惫的皇甫淳,“今后在京师里的周旋全靠你了,我明白母亲的意思,只要父亲在京城这里,各个衙门的人多少要给点面子,对小弟小妹的学业是有好处的,一旦他们大学毕业,我一定把母亲接回广东去。”

此时的皇甫淳却是没有吭声,文珖说的他不是没有想过,可是他是理解师父的,更是理解师母的。你文珖把母亲接回广东老家,难道就让父亲孤零零的在京城里?别说自己都看不过去,怕是师母也不会答应的,可皇甫淳却是不吭声,这些家务事最好还是让师母去做主,自己也就是个跑腿出力气的弟子而已。

皇甫淳更是知道一些内情,师母家有个弟弟不争气,在外赌博不学好,为此,师父曾公开的声言,“内弟出丑,外兄概不负责”,由此可见,师母是不愿意回到老家去的,面对那些不争气的亲戚气都要气死。而小女儿小儿子此时都在京城和天津洋学堂里读书,如果把詹眷诚送回广东,师母是没有理由不在老家守孝的。

对于老家的那些事情,詹眷诚早在京城里当官的时候就知道了,他在京城里是二品大员,不知道有多少老家来的人找他开门子,对此,詹眷诚也是十分的厌恶,所以,那个时候,詹眷诚就对老婆说出了“在京城养老”的话。

养老,在汉语里的可是双重意思的,一是字面上的养老,就是退休,在家度过晚年,另一层意思就是将自己埋在这里。在汉语里,为了避讳,人死了不可以直接说,要说“老了”“走了”,有身份地位的还可以说是“驾鹤西游”,而帝王之家则是说某某“薨”了,这个“薨”字可不读“毙”音,而是读“轰”音。

带着文珖看了几个地方,最后定下了在京城西郊昌平县的万泉庄,后世,这里就是海淀区,在这里有山有水,还有前清遗留下来的别墅山庄等。用皇甫淳的眼光看,“此地风水极佳”,墓地选择里的上上之选,于是,决定在此购置茔地。

说起来,这万泉庄是以附近的万泉河得名,这里实际上是在四九城外的,用后世的话说,是郊区。正因为是郊区,附近就是香山,夏季可以避暑,早在康熙年间,这里就有皇家修建的行宫,那个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就在这附近,到后来,慈禧还修了“颐和园”,靠近四九城的就是当时著名的几所大学。

万泉河这一带原来是满人的皇家用地,到了满清晚期的时候,一些黄带子也在这里买地盖庄子,满清垮塌后,这里的地价顿时就跌了下来,皇甫淳没花多少钱就给师父买了一块一亩见方的茔地。詹家是洋派人物,一切都还算是顺当,也没有惊动多少人,实话说,此时也没有可能惊动其他人了,整个京城都闹翻天了。

詹眷诚去世前后,正是民国诸多学子和新文化运动发展的高峰,从民国二年开始就开始进行赴法勤工俭学,到了民国八年形成了规模,根据统计,民国八年这一年,前后有20批共计1600多人赴法勤工俭学。

学生的觉悟带动了民众的觉悟,加上民国政权本身就先天不足,内斗不断,此时的南北议和谈判也陷入了僵局,偏偏这个时候,巴黎和会那边又出幺蛾子。

五月一日,巴黎和会上,英国代表将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决议通知中国代表,消息很快传回国内。五月二日,徐世昌总统的顾问在京城《晨报》上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