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师命难...(1 / 3)

加入书签

在那个年代,对疾病的诊断和误诊是很平常的事情,詹眷诚入院后,医生给出的诊断是“阿米巴痢疾”,可是,这个诊断显然是不准确和不对的。阿米巴痢疾主要是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当时的医生以詹眷诚是广东人为依据做出的诊断实际上就是一种推断,根本上就不准确,那个时候的检测技术很原始。

事实上,詹眷诚从民国七年底后就没有去过南方,过年都是在汉口,而且,詹眷诚这个腹疼的毛病可不是一年两年了,以往都以工作疲劳,饮食不当来说事,等到这次前往海参崴和哈尔滨参与谈判,可以说在饮食方面并不存在什么不当,可是一样使詹眷诚感觉到了身体不适,而且越来越严重。

按照现代的医学观点分析,詹眷诚实际上是很早就罹患了慢性阑尾炎,到最后演化成了急性阑尾炎,等到了仁济医院的时候怕是已经穿孔了,如此严重的盲肠炎症必然会引发大面积腹腔感染,最后造成了心肺功能衰竭而去世。

难道说一个阑尾炎就可以轻易的要人命吗?实际上,阑尾炎这种疾病在古代就是一种绝症,俗称搅肠痧,一旦急性发作,在那个年代,基本上是无救的。

有人就说了,难道说西医也不能开刀吗?阑尾炎不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手术吗?

实际上,以外科手术进入民国的西洋医生,在那个年代也是很少有人敢于在腹腔做手术的,现代的外科手术就是在一战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而在此时,做腹腔手术还不是一个普及的事情,更别提做阑尾手术了,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现如今的各种检查设备和仪器,就连化验手段都很原始,甚至连在手术中输血的技术都还不成熟,这也就是个命,摊上了,英年早逝的人可是不少。

直到二战以后,阑尾手术以及各种腹腔手术才开始在各个医院外科普及,而在我国,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做阑尾手术仍然是上档次的“大手术”,是要住院和重点照顾的,发展到现在,阑尾手术已经是可以在门诊立等可走的小手术了。

詹眷诚的丧礼非常隆重,徐世昌也送了花圈和挽联,国内的工程技术上的知名人物基本上都前来吊唁和最后送詹眷诚一程。而在这次的治丧期间最忙的还是皇甫淳。出头露面的事情自然有长子文珖去应对,可幕后的诸多安排和调配的事情,那就都是皇甫这个唯一的入室弟子了。对此,皇甫淳也是无怨无悔。

按照那个时候的老礼,詹眷诚的遗体要停丧七天,可是按照基督教的规矩,在进行完丧礼后,就要入土为安了。这天晚上,师母叫皇甫淳过去商量。

“你师父生前曾经有过交代,他想在死后葬于京城,你看这个事情能不能办?”师母此时没有流泪,泪水已经流干了,站在一边的文珖文综都不吭声。

“师父尽然有交代,那就按照师父说的办。”皇甫淳想了想后继续说道,“现在,在汉口的治丧礼节已经告一段落,是不是请文珖大哥对外宣布一下,也好叫前来的生前友好都可以圆满的离开,至于说在京城那边的墓地……我先去找找,等有了一定眉目后,请大哥二哥你们前去定夺。请放心,我会抓紧的。”

“这样很好,通达师弟,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如果在钱上不凑手,你可以对我说,家里还是略有积蓄的,父亲的墓不能搞得太寒酸。”文珖马上表态支持。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师母再次开口,“如果把你们的父亲师父葬在京城里,难道就让他孤身一人在那里吗?我要跟着一起去,何况你们的三个弟弟还都在北方读书呢,他们不能因为父亲没了就中断学业吧?通达,老宅子也去看看。”

此时,几个小的孩子都在灵堂里守灵呢,只有两个大哥与母亲商量。

“这些都不是问题,早时年间师父在京城东城买的房子还在,这些年我都叫人拾捣看着呢,到时候您直接搬过去就成,最多添置点家具。”皇甫淳说道。

“那这幢房子怎么办?虽然住的时间不算长,可这也是你师父的心血啊!”

“这里的房产先放在这里好了,把父亲的事情办好后,可以让通达回来卖掉,这么好的房子不怕卖不出价钱去。母亲,在京城里生活,还有弟弟妹妹的学费,那都是要花钱的,父亲不在了,在这汉口我们还有什么可留恋的?”文珖说道。

“通达,你的意见呢?”师母并没有马上同意长子的意见,而是问皇甫淳。

“大哥的话有道理,这幢小楼是当年师父为了方便修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才花钱买下地皮修建的,师父不在了,这个意义也就不存在了。”看着师母那难过的眼神,皇甫淳又接着说道,“我已经向公司递交了辞呈,没有师父在,我在铁路公司的位置肯定保不住,与其让他们赶我走,不如现在就离开来的爽利。师母要是定居京城,我带着翠儿也跟着过去,在京城里我也有一个小宅子。”

文珖听到此处,眼眶湿润了,“师弟,你要多受累了,我和二弟在广州那边是走不开的,能有你在母亲身边照顾,我们就都放心了。”

“唉!你们两个啊,怎么就这样笃定通达能够陪我去京城?失去了这边的差事,你们打算让通达去喝西北风啊?”师母面色不渝的问道。

“师母,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