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世界...(1 / 3)

加入书签

老子来了,皇甫淳当然不好意思接到师父那幢楼里啊,好在,皇甫淳在附近也赁了一个院子,说起来,这个院子还是中西结合的一幢二层小楼,虽然也是二层楼,可是模式却是像华人街边的那种没有外部走廊的,用的也不是上好的材料。

说起来,这俄租界的房子是参差不齐,此时的沙俄帝国也是每况愈下,与欧洲和美国这些国家比起来,那就是“土的掉渣”,这个话可不是华人说的,而是那些洋人到一起相互揶揄的说法,毕竟,此时的沙俄还是农奴制呢。

皇甫淳赁下来的这幢小楼距离师父那幢豪华大气上档次的楼实际上只有不到百丈,不过是距离江边更远点而已,而这个房子的修建是一个俄文通译当初从俄租界那里哄过来的,而那个通译,运气也很是不好,在日俄战争的时候,竟然掉进长江里喂鱼了。而这房子原来是挂在租界管理处的。

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皇甫淳找了找关系,花了三百英镑就给赁下来了。这里的赁的意思可不是简单的租,是介于租和买卖之间的一个意思。如果是买下来,租界管理处不是物主,无法办理,可要是租,皇甫淳又不乐意,实际上那管理处的官员也不乐意,把不是自己的东西卖掉多好啊,揣兜里多爽?

于是,就双方写了一个契约,皇甫淳拿出了三百英镑,用现代化的概念理解就是拿下了这房子永久使用权,如果没有物主前来索取,20年后,这房子就是皇甫淳的了,如果物主找上门了,那么物主必须支付皇甫淳花的三百英镑才能索回。

面对这样的好事,皇甫淳当然不客气了,三百英镑也不过才三千块银元而已,现在的皇甫淳虽然说不上是大富大贵,可也不差这点钱。

民国三年的春节算是“祥和热闹”的,因为头一年,袁世凯平定了“叛乱”,坐稳了江山,从洋人那里搞回来的借款也算是到了,虽然七扣八扣的连千万英镑都没有,可袁世凯不在乎,手里有枪杆子,他才不怕那些洋高利贷呢,要还,叫老百姓还去,反正啥关税、盐税啥的不都抵押给你们了吗?

在汉口,詹家和皇甫家总算是和睦的过了一个年,说是团圆也都不团圆,詹眷诚的几个大儿子都在海外留学,皇甫涯的小儿子也在日本留学,不过总体说起来,比普通百姓家过的可是好多了。

卢志诚是彻底的融入了,他本身就是孤儿,从来没有接触过詹眷诚这样的人,不仅有学问,而且为人正直憨厚,更让他感恩涕零的是,詹眷诚知道他想学习的时候,直接就安排皇甫淳教卢志诚文化。卢志诚直到进了詹府才知道那个找自己的人是詹先生的徒弟,还是铁路公司里的襄办,这可是大官啊。

卢志诚虽然是新兵,可这小子悟性不差,也能打枪,等到过完年,皇甫涯也带着后妈返回安庆后,皇甫淳才拿出了一支毛瑟手枪交给了卢志诚。

“你记住,一定要保护好詹先生,不能出任何一点危险,这把枪给你,你好好的熟悉,只要为了保护詹先生,你可以开枪。”皇甫淳一脸严肃的说道。

“大哥,这个枪我在大帅府见过的,他的警卫使得就是这种枪,听说很厉害的。”卢志诚一脸希冀的样子,“可我没有打过,不知道能不能行。”

“回头,咱们找个没人的地方练练,这枪还是比较复杂的,我先教你拆卸,枪最好是每天都擦,否则一旦生锈,这枪就不好使了。”皇甫淳一边说一边给卢志诚做示范,讲解这枪里的各种机能,“这把枪你平时别在后腰就行了,那外面的匣子你不要总是背在外面,那与咱们先生的身份不相符,你个子不算小,别在后腰看不出来,平时也不要带着枪,只有和詹先生去外地考察的时候带上防身。”

皇甫淳说一句,卢志诚就点一下头,好在这小子脑袋瓜子还真是不错,不到一天,就能熟练的使用了。

说话就到了清明前了,皇甫涯要返回老家祭祖了。再说了,家里的买卖也得打点啊。现在的皇甫涯已经不以文人自诩了,而是一个地道的当地乡绅,维持着家里的买卖和家业,他对大儿子已经不担心,唯一不开心的就是翠儿没有再怀上。

詹眷诚过完年就开始组织长沙到武昌的铁路最后通车的冲刺,这是他挂在心里最重要的事情,十五一过,就带着人出发了,卢志诚自然是跟着一起走了。

现在,皇甫淳办公的地方也搬到了武昌的徐家棚一带,从徐家棚为起点的湘鄂铁路也已经修到了蒲圻的赵李桥了,虽然平时也忙,可毕竟他是负责协调的,没有大事的时候,还算是清闲。

这一天,黎元洪又以关心铁路为由头,把皇甫淳叫到都督府里聊天了。

鄂省这一年多铁路进展的速度很快,与黎元洪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虽然到处差钱,到处赊欠,可毕竟在汉阳有钢铁厂,在鄂省也不缺少石料,整个工期进度与辛亥年前可是大不一样了。

“叫你来是有别的事情,铁路上的事情我知道你们师徒俩的本事,我压根就不用问。”在黎元洪的办公室里,黎元洪把副官等都赶了出去,解开军装上的扣子,“还是老规矩,咱们有话直说,我接到了袁世凯的指令,他叫我进京。”

皇甫淳怔怔的看着黎元洪,“这与我有啥关系啊?老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