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 会师(1 / 2)
三年前,颉利趁着李世民皇位未稳,南侵大唐,立下渭水之盟,三年后,大唐趁着突厥内忧外患,北上阴山,在颉利的眼中唐军所为自然就是为了报当年之仇。
毕竟自突厥称雄草原以来,都未曾有过灭国之难,前隋国力何等强势,数十年来也未能压制突厥,在颉利的眼中,自然也不会想到,此次唐军大举北上竟是为了断他突厥之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当颉利兵疲马乏的推到定襄时,发现城上已挂上大唐的金龙旗,遗憾的是李恪手上只有三千骑兵,不然颉利可能会沦为阶下之囚。
当颉利看见城上已经变了王旗不由得大惊,赵德言急声道:“大汗,定襄已被唐军占领,快走!”
颉利被吓得三魂丢了两魂,那还敢犹豫,立马带着残兵败将向草原深处逃去。
李恪看见颉利逃去的方向,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殿下颉利已经是丧家之犬了,让末将追吧!”刘仁轨急道。
“不行,我们只有三千骑兵,颉利至少还有一万人马,即便他们是残兵败将,我们也不是他们的对手!”李恪斩钉截铁道。
“那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颉利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溜走?”刘仁轨不甘道。
“放心,等我们的大部队来了,颉利是逃不掉的。其实白白放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本王比你更不甘,但我不能那三千将士的生命去开玩笑…”李恪满脸遗憾道。
十天过后,并州军已到达了定襄,李恪便让刘仁轨留守定襄,自己带兵绕过定襄城,驻扎在漠北图论河。
这个时候李靖也得到了李恪已占领定襄的消息,便带着大队人马朝这边赶来。
留守定襄的刘仁轨在听到斥候汇报说城外三十里出现了大唐骑兵,他就知道这可能是唐军的援兵,再听说唐军的帅旗上写的是“李”字,刘仁轨就明白了这个将领是肯定是大唐的军神李靖。
因为,现在的李恪已经绕过了定襄城深入漠北数百里,他不可能从云州的方向而来,再者他也收到了李恪的信函,信函上李恪告诉他唐军的主帅可能就是李靖,让他一定要恭敬对待,不可鲁莽。
刘仁轨明白李恪的意思,他微一思量,心里有了主意,就听见他喊道,“来人啊,备好战马跟本将军出城前去迎接李大帅!”
“诺…”他身边的亲兵喊道。
“吱呀…”的一声,就见城门打开,刘仁轨率领一百骑出了定襄城,奔向李靖大军的方向。
刘仁轨的百骑出了定襄城,向南方向走了大概三里就看见前方很土飞扬,铿锵的马蹄声震的大地在颤抖,只见黑压压的骑兵奔向了自己。
十万唐骑中央位置的李靖也看到了前方百骑和中间竖立的“刘”字大旗,他知道前面骑兵肯定是定襄城守将刘仁轨,他是前来迎接自己,这让李靖心里觉得很满意。
至少,李靖认为刘仁轨作为李恪的心腹,没有仗着自己的李恪心腹而高傲自大,没有因为取得了定襄城而骄横自满,反而表现出了谦虚恭敬的态度,作为一个武将,能够做到胜而不骄,就这点这足以让李靖再次对刘仁轨高看了一眼。
“前方可是行军大总管李靖李大帅?”刘仁轨开口问道。
“正是本帅!”李靖勒住战马回答道。
刘仁轨看到一位年过五十的花甲老人端坐在战马上,戎装在身承托胡他的威严之态,急忙催马到李靖面前,跳下马背上前恭敬的施礼道,“末将定襄城守将刘仁轨,参见大帅!”
李靖详细的端详了刘仁轨一眼,见对放三十多岁的样子,英姿魁梧,眉宇间露出正义凛然之气,心里暗自的赞道,“不愧是能够夺下定襄城的大将,确实有几分本事。”嘴上却说道,“刘将军不必多礼,你能率军夺下定襄城,是给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末将不敢居功,全赖殿下的布局还有全体将士的奋勇杀敌。”刘仁轨谦虚的说道。
“恩,刘将军太谦虚了!”李靖对刘仁轨的第一次影响很不错,“我们回定襄城吧!老夫也是很多年都没有去过了。”李靖的话语了多了几分感叹。
“诺!”刘仁轨道。
刘仁轨迎上李靖的大军,回到定襄城,因为定襄城以前是突厥的屯兵之地,城内有能容纳十几万骑兵军营,李靖就直接将大军带进了定襄城。
进了定襄城,李靖吩咐刘仁轨妥善安排十万大军,刘仁轨吩咐身边的亲兵,亲兵领命离开。刘仁轨将李靖带到了以前突厥颉利的行辕。
“刘将军,汉王殿下现在不在定襄城吗?他可曾来过定襄城?”李靖在喝了一口侍女奉上的茶水便出口问道。
“回大帅,殿下自始至终都没有来过定襄城,他现在已经率军直接绕过定襄城,驻扎在漠北图论河,就是为了防止颉利大军卷土重来攻打定襄城。”
刘仁轨回答道,见李靖脸色没有任何表情,他又解释道,“殿下手中现在有十多万大军,他生怕军队人数太多,入驻定襄会不利于守城,才会驻扎在图论河想以逸待劳。”
“嗯…”李靖听完刘仁轨的解释,赞叹道,“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