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汉武大帝【21】(1 / 2)
【李广这个人的倒霉说实话你也不能怪别人。
在公元前166年也就是汉文帝十四年的时候,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当时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这个良家子是指身家清白。
李广当时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命为汉中郎。
这个汉中郎其实就是军营里面的一个郎官,严格来说算不得什么大官,更别提什么将军了,简单来说就是古代打仗的时候如果没人带进大帐,李广连进入军事会议的大帐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其实汉中郎这个官并不大。
这其实也没办法,因为汉文帝的基础方针是与民休息,所以肯定不可能打什么大仗。
后来景帝时期也是以防守为主,李广更加不可能获得什么军功了。
在汉文帝时期,李广曾经数次随从皇帝狩猎,汉文帝有一次叹息的对李广说:“可惜你生不逢时,假如让你生在高祖帝代,做个万户侯又算得了什么!”
所谓生不逢时这个是一点。
还有一点是……
这货的政治头脑简直是负的。
在吴楚七国之乱时期,李广当时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
在昌邑城下,李广冲锋陷阵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
这里我们得提一下,在古代这种夺旗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所谓斩将,夺旗,先登就是说这三种方式是积累军功最快的方法。
如果在一场大战中你能够阵前斩将,如果对方的实力够强,战争的规模够大,一战封侯不是不可能。
夺旗也是如此,毕竟古代那种打着大军旗号的军旗要是被夺,给部队是有巨大打击的。
先登就不用说了,攻城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绞肉机,先登攻城还能活下来的话,那肯定是要拿首功的。
所以李广的这个夺旗其实功劳很大,不说封侯,升将军肯定没问题的。
结果后来梁王刘武授给了他将军印,这货接了过去,于是在还师后,朝廷没有给予任何封赏。
你瞅瞅李广这货的政治智商。
哪怕刘武是景帝的亲兄弟,你也不能直接接过对方给你的将军印啊!
你接过去了,你是景帝的人还是梁王的人?!
咱们后世之人已经没法知道这位老爷子当时到底在想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景帝对李广肯定是心生厌恶了。
要是景帝心胸狭窄一点,估计事后会直接弄死李广。
当然,景帝的心胸也没那么宽广就是了。
七国之乱平定后,李广被调为上谷太守,天天与匈奴交战,说是交战,其实就是守家,有时候还守不住。
典属国公孙昆邪有一次哭着对汉景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又自恃能力高强。屡次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的与匈奴较量,这样下去恐怕您就要失去这位将领。”
这意思就是说李广虽然之前得罪了您,但是他还是很勇猛的,打仗身先士卒,您要是继续让他这么下去,他迟早被匈奴人弄死,到时候你不就损失了一员大将了吗?
景帝觉得有道理,于是调李广为上郡太守。
后来历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李广都因悍不畏死的作战风格而出名。
在李广镇守上郡的时候,有一次景帝派过来监督李广的一个宦官带着几十个骑兵搁那儿晃荡,然后在上郡碰到了三个匈奴人。
这个宦官心里压根没逼数,觉得他们人多,于是就对这三个匈奴人发动了冲锋。
然后对方直接放风筝把这些人全部都给射死了。
只有宦官吓的屁滚尿流的来求李广帮忙。
李广带着一百个骑兵过来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
正准备回去的时候,匈奴大军来了。
匈奴人以为李广这些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了一惊,连忙上山去布阵。
而李广这边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赶紧回去。
李广这个时候表示:“我们如果回去他们追杀我们就完了,而我们如果留在这里他们会以为我们是诱敌的前军而不敢追杀。”
之后李广不退反进,让人前进到了离匈奴人两里的地方停下,还直接带着士兵们下马。
匈奴人看的真切果然不敢过来。
之前咱们就说过了,汉军并不是没法打赢匈奴军,只是汉军的作战方式就注定了他们打的是阵地战,这个时候又没有足够的战马,因此汉军如果能够包围匈奴是能够打一场全歼战役的。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包围匈奴这一点,这一点非常重要。
李广打匈奴打了几十年已经有经验了,因此才能吓退对方。
这一场战斗有一说一有点传奇色彩的,但是毕竟没有立下战功,顶多就弄死了两个匈奴人活捉一个,这又是啥战功?
所以李广没有封侯。
后来,李广被以卫尉的身份行使作为将军的实权,从雁门出击匈奴。
匈奴兵势众多,击败了李广军,活捉了李广。
匈奴单于不知道是咋想的下令要活捉李广。
而匈奴的骑兵也确实活捉了李广,把他放置在了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