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兵围京师(4 / 5)
帝把朱高煦册立为燕世子,加上这几个地方的封国,那朱高煦就掌握了华北平原和齐鲁之地,外加辽东和渤海。</br>这几块地方的体量,可以说是大明体量的五分之一,说是裂土为王也不为过。</br>瞧着这份条件,徐增寿还真担心朱高煦意志不坚定,直接同意了。</br>“我会说服渤海庶人的。”</br>徐增寿倒是没有忘记朱高煦的交代,直到此刻他还在伪装与朱高煦势不两立,哪怕李权都改口渤海郡王了,他还在以渤海庶人自称。</br>这样的称呼,让李权放下心来,同时提醒道:“左都督在京城如此称呼也就罢了,去了城外,切不可如此称呼。”</br>“李掌印请放心,不知我何时能出发?”</br>“现在便可,武定侯与令兄将会一同陪往,此次武定侯为主,左都督与令兄为次,不管如此,能拖些时间总是好的。”</br>李权开口交代,徐增寿闻言也假装急切:“如此,那我现在便出发麒麟门等待武定侯与我二哥。”</br>说罢,徐增寿送离了李权,紧接着骑上他大哥徐辉祖的那匹汗血宝马,带着十来名魏国公府的护卫便前往了麒麟门。</br>从内城到麒麟门,足足二十里的路程,徐增寿赶了半个时辰才抵达。</br>在他抵达此处的时候,隔着老远便见到了在城墙上观摩城外的一堆乡勇,以及穿戴甲胄的武定侯府护卫。</br>他着急走上城墙,第一眼便看向了城外,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br>城外,三百余骑兵坐在泥泞的地上,虎视眈眈的看着麒麟门上的守军,奔袭的马匹得到了喘息的机会,正疲惫的站在一旁,哪怕有马料和水摆在眼前也根本吃不进去。</br>“错过良机了……”</br>郭英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徐增寿闻声看去,只见穿戴甲胄的郭英叹气:“若是陛下第一时间调内城的上直精锐出城迎战,恐怕当时还能击溃这支兵马,可眼下他们的马力已经恢复不少,我军又没有在城外占据地形修筑营盘,数万大军不得出,根本不是对手。”</br>“还好他没用您……”听到郭英的话,徐增寿汗颜。</br>如果真按照郭英的计划来,那城外的这支骑兵还真不一定能包围京城,但好在此刻大局已定,再怎么说都没用了。</br>“从内城调集火炮来外城,以此保障我军谈和失败后还能在城外抢占营盘。”</br>郭英一开口,徐增寿又是倒吸一口凉气,恨得牙痒痒。</br>“这小老头,城外那可是你孙女婿的兵马啊,打进来对你有益无害啊。”</br>“老四!”</br>徐增寿来不及咒骂,就听到自家二哥徐膺绪召唤自己。</br>他抬头看去,果然看到了徐膺绪正朝自己挥手。</br>望着徐膺绪,徐增寿也是百感交集。</br>他很清楚徐膺绪对朱高煦的态度,尽管当初朱高煦在京城时,徐膺绪与朱高煦关系不错,可自从得知朱高煦造反之后,徐膺绪就不止一次在外人面前痛骂朱高煦,甚至私底下也是如此。</br>他与自家大哥一样,都是一个脾气。</br>“武定侯,我四弟来了,我们可以出城了。”</br>“好。”</br>徐膺绪召来了徐增寿,便与一旁的郭英商讨起了出城的事宜。</br>瞧着二人情况,徐增寿心中有些嘀咕。</br>要是这两人脑子不拎清,说出了什么错话,那可就闹出笑话来了,自己还等着高煦那小子打进京城呢。</br>同时,徐增寿也不免想起了朱允炆给出的条件。</br>说实话,面对那样的条件,旁人还真是很难拒绝,就是不知道朱高煦有没有这样的定力了。</br>在他的嘀咕中,他们三人亲率五十余名护卫打开城门,向城外走去。</br>在城门打开的一瞬间,那原本还在休息的三百余骑兵瞬间起身,翻身上了马背,呈扇形散开,意图包围他们。</br>担心徐膺绪和郭英说错话的徐增寿当即策马上前:“我乃中山王之四子,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寿,是你们殿下的舅舅,我身后是你家王妃的爷爷,还有你家殿下的另一位舅舅。”</br>“我们此次前来,乃是为了和谈而来,敢问军中可有将领敢走出议事?”</br>徐增寿一开口,原本都准备张弓搭箭的渤海精骑立马停下了举动,纷纷将目光看向了孟章。</br>面对众人的目光,孟章略皱眉头,思虑过后才对左右道:“你们上去,请那三位过来。”</br>“是!”两队渤海精骑上前,缴了郭英、徐膺绪、徐增寿的兵器后,这才将他们领到了阵前。</br>瞧着抵达面前的三人,孟章也翻身下马作揖:“渤海山东都指挥使孟章,见过武定侯、徐二公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