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章 同事背后议论自己怎么办?(1 / 3)
有一句俗话,叫作“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没有一个人没在背后说过人家,也没有一个人不被人家背后说过,可见,背后议论也算是人性的一种了。
当然了,我们应该尽量地约束自己,不在要背后随便议论别人。
但你可以管住自己的嘴,却管不住别人的嘴,别人要说你照样说你。尤其是同事,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更有着种种微妙的关系,被人背后议论是免不了的,过不了这一关,你在职场上就不能算是成熟。
比如说,一位“热心”的大姐,会悄悄地对你说:“小张啊,你看看你跟小李那么好,他还在外面说你,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哪。”
或者呢,你某天在洗手间呢,听到外面有两个同事在聊天:“你知道小张最近业绩上得那么快,是怎么回事吗?哪是他自己的本事?全是周总在后面撑腰。他们两个的关系,不一般呢。听说他经常拎着大包小包往周总家跑。”这个小张呢,不用客气,自然就是你了。
听到这样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的议论,怎么办?冲出去,找到那个人,是争论一番?还是干脆吵上一架?
来来来,我来跟你说,你第一要做的,是高兴。
高兴?人家在说我坏话,我还要高兴,我这是脑子进水了吗?当然不是,你又不是饮水机,脑袋里怎么会进水?背后有人说,当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台湾著名的诗人余光中,一次,有人问他,李敖——就是那个很会骂人的台湾作家——老是在骂你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怎么你连一句回应也没有啊?余光中微微一笑,说了一句名言:“天天骂我,说明他生活里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余光中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有人骂,说明有人关注你,有人在乎你,说明你是有价值的。
即使是一个手机,被抱怨被挑刺的是什么手机,是苹果,是华为。为什么?因为用的人多啊。如果一款手机从来没被人提起过,那就离淘汰不远了。职场上也是这样,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被议论的对象,这表示你已经从职场小白成长为熟练工了。试想,谁会对一个无所作为无声无息的“小透明”下“刀子”?一个从来不被背后议论的人,如果不是圣人,那只能是个庸人。
平时不表态、不说话,成绩平平、默默无闻的人,自然不会有人说他什么,但也不会有人记得他。有人议论你,说明你已经具备了“被说”的资格。
这就叫作:“冷嘲热讽是对你的赞赏,闲言碎语是为你的精彩鼓掌。”所以,假如有一天你真的听到背后有人议论你,那就微微一笑,放松心态,对背后议论做出一个适当的应对。
什么叫“适当应对”,宋朝名相吕蒙正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榜样。
吕蒙正出身贫寒,据说他小时候曾做过乞丐,没地方住,只好在一座破窑里栖身。网上流传很广的一篇吕蒙正的《破窑赋》,这篇赋,当然不会是吕蒙正所作的,但吕蒙正小时候很贫苦,那确实是真的。后来吕蒙正发奋苦读,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高中了状元。做官后又勤政爱民,不到四十岁,就做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绝对是年轻有为。
一天,吕蒙正像往常一样上朝奏事,忽然听到背后有人指指点点地说:“想不到这个住破窑的小子,今日也做起了宰相。”吕蒙正假装没听到,头也不回,快步而走。随行的人很愤怒,打人不打脸,人家已经做了宰相,你还在拿当年的贫寒说事,分明是嫉妒么。他们拉住吕蒙正,说要回去查查是谁在胡说。吕蒙正连连摆手,自顾自走了。下朝后,随行的人还是愤愤不平,吕蒙正说:“算了,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恐怕我一生也不会忘记,同朝为官,彼此也就很难相处了,还不如不知道来得干净。反正对我也没什么影响。”大家都很佩服吕蒙正的大度,连宋太宗也感慨地说:“蒙正气量,我不如。”
吕蒙正做宰相后不久,审理了一件蔡州知府张绅的贪污案,查实后,把这张绅免了职。但不久就传出了流言,说张绅这人,家里的钱多得用不完,哪会去贪污呢?当年吕蒙正贫寒时,曾向张绅要过钱,张绅没给他。现在做了宰相,他就要报复张绅了。吕蒙正听到了,也不辩解。
其实这种事,要辩解也无从辩解起,你总不能拉着每个人说,我当年没向张绅要过钱吧。这样的传言,连宋太宗也相信了,就把张绅官复原职。但后来别的官员在审查其他案件时,又牵出了张绅,查清楚确实是张绅贪污,于是把张绅再度免职。经过这样一个反复,吕蒙正面对流言坦然自若的风度,让大家更加佩服。
吕蒙正有个门客,叫富言。这人虽姓富,家里却是很清贫。一日这富言对吕蒙正说,他有个儿子,十几岁了,很喜欢读书,想请吕蒙正介绍,让这孩子去书院里打打杂,找点事做。吕蒙正说,行,我先见见他。一见到这个叫富弼的孩子,看了其行为举止,问了几句话,吕蒙正就不由得刮目相看,对人说:“这孩子将来职位不会比我低,做的一番事业,或许比我还要大。”他马上就让富弼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读书,对他很是关照。后来,这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