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工匠精神(1 / 2)

加入书签

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女士们,先生们,我也讲几句。因为生于斯长于斯,血液和灵魂里,已经把工匠精神深深地铭刻了。”海浪般的掌声过后,海子总工接着阐述。

汉娜妹妹发明的同声翻译器,让我们不再有语言隔阂和翻译的时间差。

“工匠精神强调的不仅仅是对作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是一种坚守,是对材料、工艺、造型以及背后承载的文化和精神的敬畏与传承。

德国产品一直以其优异的质量享誉世界,推动德国产品走向世界的内在动力便是德国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已经不单单是德国的一种产品精神,而是整个德国在工业发展中的体现。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开始搞工业化的,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但是如今,这个只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竟有二千三百多个世界名牌。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

1、『德国制造』曾经是带有侮辱性的符号

德国人进入工业化后也经历过“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MadeinGermany”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德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初,大学的科学研究是与生产领域完全脱节的。

尽管那时“世界科学中心”在德国,但是美国人很聪明,他们在德国拿到学位回国后,不是一味地跑到大专院校做研究工作,而是进入到市场去办企业。

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跑到美国一看,发现美国工业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这才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

由于德国有基础科学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发展。

2、珍视“身后名”,不贪“眼前利”

有一张德国建筑物的照片,名叫“不变的德国”,展现的是二战后德国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纪晚期巴洛克时代和洛可可时代的风格,大多数城市都没有什么现代建筑。

正是由于德国热爱、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变的德国”。

由于德国经济发展不靠房地产市场,所以德国建筑师很难拿到一个建筑项目,好不容易中了标,就一定会精心设计,一定要把它搞成一个艺术精品,一定要让它流芳百世。

因此,在德国,你永远也看不到有两座建筑物会是一样的,德国建筑师重视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后名”。

3、一个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

西门子总裁说:“我们德国经济学就追求两点: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英美经济学,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管它什么义务。

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

在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他们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极少有“差公司”,绝没有“假公司”。

它们大多是拥有百年以上经历、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称之为“隐形冠军”。

德国的产品不打价格战,不与同行竞争,一是由于有行业保护,二是由于价格并非决定一切,打价格战可能会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

德国人宁愿“在保证基本利润的同时,让部分利润转化成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务”。

他们营销战略的路数也与众不同。

一笔生意,在你身上一辈子就做一次,让你说他的东西好,这就会感染到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再去做他的顾客,然后再感染第三个人,人家干的是这个事。因为全世界有70亿人,他们算的是这个账。

4、探求本质,考虑长远

今天德国人一般只在柏林、汉堡、法兰克福建高楼,那也是世界级的大高楼,但有一个条件,这种高楼从任何方向倒下来时,不能压到另一栋楼。

5、德国不相信物美价廉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你跟日本人可以谈价格,但你跟德国人谈价格,一刀都砍不下来。

德国人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售后服务。

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