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肺腑之言(1 / 2)
说完这漫长的一段话,慈禧才觉得有些疲惫,坐到湖边的石椅上,望着眼前的深不见的的湖水长叹了一口气,“谁人来给我一个相信他的理由呢?”
李鸿章:“臣愚钝,不知道皇太后指的理由,究竟是何理由?”
慈禧:“你少在那里给我装糊涂了,我的意思你内心明白得很。”
李鸿章:“臣岂敢妄自揣测天意,还请皇太后明示,臣方敢议论。”
慈禧又站起身来,又往湖边走进了一段距离,半只脚都悬空在湖水上了。身后宫女刚想过去搀扶她,被她一只手给挡了回去。“你们都下去。”身边的宫女太监全都退下来,现场就只剩她与李鸿章二人。
只见慈禧闭着眼睛,张开双臂,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后,笑了一声说,“嗯——就是这种感觉。
四十年来,我都是半个身子踏进深渊的人了,这时候,只要有人在背后推一把,就会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我之所以能安然无恙地活到现在,就是因为够果断,够决绝,够狠辣,我是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那些千方百计地想要靠近这个位置的人,我都能以雷霆之势先将其击垮。
无时无刻都需要将自己的神经紧绷着,一刻也不能松懈,一刻也不能迟疑,否则,下一个,被击垮的人就是自己。”
慈禧旁若无人般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肺腑之言,又缓缓地转过身来,将身子的重心又移回到了地面上,李鸿章悬着的心才落了下来。
慈禧的表情渐渐变得复杂起来,又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笑,随即又变得严肃且凶恶,可眼睛却是一汪的温柔,“我曾经也以为,在面对权力这件事情上,我应该是没有感情的,坐在这个位置上,就不应该有感情!”她走到一簇花团前,伸出手来,猛地将花连带着枝叶折了下来。
她那严肃而凶恶的表情又渐渐舒缓了,“但是现在看来,我犯了一个可能是致命的错误,可是明知道会有犯错的风险,我也还是下不去手。
我也是个人,既有私欲,可也是有感情的,我做不到大公无私,同样也做不到感情上毫无波澜。就算明知道他对自个而言,可能是个祸害,我也得留着他。”她又走到湖边,将手中的花丢到了湖水上,任其飘摇。
慈禧:“本宫都活到这个岁数了,见惯了这人世间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早年丧夫,尔后又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孩子懂我,知道我最需要什么。可我却不懂他,我本不希望他卷进这些纷争来,搞得我两头都难做人,可是他却永远像个执拗而又欲求不满的孩子一样,一股脑往墙上撞,拉都拉不住。我还得一边护着他,一边又要拉着他。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她又转过身来,对着李鸿章说:“知道本宫为什么跟你说这些吗?”
李鸿章:“臣也是做父亲的人,自然知道父母的难处。”
慈禧:“这是其一,其二,你跟我一样,都是苦命人。我们君臣相扶持走了几十年了,我里里外外操持着整个国家,你呢,办洋务,练水师,可是忙活了大半辈子,回过头来看,什么都干不像样,白忙活了。
我们又何尝不想混出个样子来?可我们这一代人,什么都想干,却什么都干不成。祖宗的社稷跟基业,到我们手里,却弄得一塌糊涂。弄到今天这个地步,也算是贻笑大方了。载洸是个人才,就算不为了自己,为了国家,我还是得保住他。”
李鸿章:“皇太后仁德圣明,臣感慨莫名。”
慈禧叹了一口气后说,“你说,后世能记得我们曾经做过的这些事吗?”
李鸿章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笑,“记得又如何,不记得又如何,臣不过是在其位谋其政,不求当什么圣人完人,但求问心无愧,足矣。”
慈禧:“其他人是怎么想的,都无所谓了,你说,载洸自个能明白本宫的良苦用心吗?”
李鸿章:“皇太后若是只当他是臣,他也活不到今天,皇太后若是当他是亲子,那他明不明白,又有什么所谓呢。”
慈禧听完,释然一笑,“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没有那么纠结了。可我现在还是有一件事放心不下,载洸性情刚烈,办事太过急躁,我们老一辈的人,无论局势怎样变化,都会力求稳妥慎重,军政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事情总得一步一步去做。不能一时心急就乱了大局,这点你应该跟本宫是同个想法的。
但是那两个年轻人未必懂得这个道理,皇上那边我倒是不怎么担心,我知道他的性子,即便是他真的动了什么歪心思,可是真到了关键时刻,他也未必敢冒险。
但是载洸就不一样了,他既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心思,更有那个胆量,我就怕他真的乱来,他要是真的做出那样的事情来,就是把我架在火炉上烤,自绝于祖宗,也绝了他自个。
你说说,他真的会干出这个事来吗?”
听到这里,李鸿章竟也犹豫了起来,迟迟都不敢作答。
慈禧:“连你也在担心不是吗?”
话都说到关键的点子上了,李鸿章要是不出来说点什么,这一趟就真的白跑了。“如今这般复杂的局势,除了皇太后,谁都稳不住局面。臣斗胆进言,皇太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