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7 此间乐不思蜀(2 / 3)
没用。
意外成为国君,先是被渊盖苏文当做傀儡,然后成为亡国君。
他不甘心,想要复国,想要成为真正的一国之主。
于是利用为数不多的信誉,联络了一些不服大唐统治的人,大家决定一起造反。
哪知道才刚开始行动就被抓了现行,还被扣上了一口大黑锅,洗都没法洗。
这一刻他只感到万念俱灰。
然而李世民依然没有放过他,笑道:“再过几日我就要班师回朝,朝鲜王是想留下,还是跟我一起去长安?”
高藏情知自己一旦去了长安,任何理想抱负都会化为泡影,就说道:
“长安之风华让人心向往之,辽东是生我养我之地,臣实在难以抉择。”
李世民道:“世上哪的两全其美之事,总是要择其一而从之的。”
高藏小心翼翼的道:“长安虽好,然故土难……”
“嗯?”“咳咳……”
高藏话还没说完,周围一圈人都发出咳嗽等声音。
他转头看去,只见大唐这一群文臣武将都冷冷的注视着他。
他心中一窒,剩下的话被吞了回去,换成了:
“故土虽好,然长安的风华更让人向往,臣愿随圣人前往长安。”
说完这话,他似乎听到了自己内心有什么东西碎裂。
而在场的许多高句丽人,也对他露出了彻底的失望表情。
原本以为他会是卧薪尝胆的勾践,没想到竟然是刘阿斗。
“哈哈。”李世民大笑道:“本来我还想让你留下安抚高句丽民心,既然你心向长安,我也不能强人所难,那就和我一起去长安吧。”
高藏失魂落魄的道:“谢陛下成全。”
李世民看了一圈,最后目光停留在高延寿身上,道:“高将军,我欲命你为辽东都督,镇守辽东之地。”
“待辽东四郡建成之后再去长安任职,不知你可愿意?”
知道刺杀自己的凶手竟然不能报仇,高延寿本来心中很是憋闷,听闻此言顿时觉得快意无比,起身道:
“谢陛下信任,臣必不辱使命。”
那些心怀异志的人听说李世民要班师回朝,其实挺开心的。
没有这头勐虎坐镇,他们才好行事。
可是现在又听说让高延寿为辽东都督,心又沉了下了。
高延寿甚至比李世民还要危险。
因为李世民做事还有顾虑,很多时候并不愿意大开杀戒。
就比如这一次高藏等人谋反行刺高延寿,也只是处置了王庆三人,没有做进一步的追究。
可是高延寿就没有这个顾虑了,他的手段只会更加狠辣。
一旦被他抓住把柄,下场会非常的凄惨。
与之相反的,和高延寿一样的降臣降将们则欣喜若狂。
这代表着他们这个集团受到了皇帝的信任,将来可以凭借着这种认可,融入大唐官僚体系之内。
且高延寿掌管辽东,他们也会跟着受重用,顺便让自己的家族受益那都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陈景恪没有参加这场宴会,事后听说了会上发生的情况,也不禁感到啼笑皆非。
一来是没想到高藏这个傀儡君王,竟然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二来是因为李世民的手段,活生生把高藏变成了刘阿斗。
故土虽好,然长安更让人向往。
和刘阿斗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何其相似。
估计以后这俩人会被人相提并论。
之后李世民又下令,从扶余城、南苏州、木底州等地,迁徙共十万户入大唐。
听到这个命令,一众高句丽权贵和官僚更是如丧考妣。
何也?
“高句丽人口组成很复杂,其中一半都是汉人,另外一半是高句丽人、契丹人、靺鞨人、奚人等等。”
陈景恪惊讶的道:“等等,一半都是汉人?怎么会这么多?”
李明达解释道:“当年汉四郡这里就有约二十余万户汉人,后来汉四郡沦陷,这些百姓大多融入了当地。”
“永嘉之乱又有大批汉人迁徙到辽东,归附鲜卑慕容氏,初步估计亦有二十万户左右。”
“正是得到了汉人人口和工匠,慕容氏才异军突起,建立了燕国。”
“后来慕容氏兵败国除,这些汉人百姓有很大一部分为高句丽所得。”
“其后数百年,又有无数汉人百姓为躲避战乱迁徙到辽东,加入了高句丽。”
“所以高句丽有半数人口皆为汉人,他们在辽东生活的太久,习俗上已经和高句丽人无异。”
陈景恪接话道:“但他们毕竟是汉人,对大唐天然有着归属感,至少不反对加入大唐。”
李明达脆生生的道:“是的,以前高句丽掌权的乃高句丽人,汉人只是底层百姓,无法左右军国大事。”
“现在大唐来了,他们有了人撑腰……这些汉人在感受到朝廷的善政之后,就开始主动融入大唐。”
陈景恪心中很是不以为然,什么无法左右军国大事。说的好像他们能左右,就会主动融入大唐一样。
坐在什么位置上说什么样的话,就算高句丽是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