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表态(1 / 2)

加入书签

听到燕云自称"我",而不是”本王“。蒋政心中便有数了,悬着的心也踏实许多。

“呵呵,这檀山风景别具风骚,舜天书院百年传承,名动天下,到老朽这里,拼了老命也得维持住!”

蒋政捋着胡子,微眯着眼睛笑道。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所聊都是人文风情,倒也惬意,但二人心中都知,其中多含了试探之意。

这些年燕云在众皇子中的作为并不明显,元武交给燕云的差事也多半是不痛不痒没有油水的官活儿。蒋老也在等燕云开口,自三年前燕云追出城门送行,又为自己一番辞官后的布置,说老爷子不在乎燕云处境,那是假的,人心都是肉长的。

但偏燕云这主儿看似生性淡然,不与人争权夺利,所以蒋政也不摸不透燕云心思,只得耐着性子与燕云说着纵情山水的闲话。

“此次不虚此行,见舜天书院更胜从前,父皇那里也好交差了。蒋老留步,我四处看看便回去了。”

燕云此番试探未果,倒也耐心十足,喝了茶,便欲走出书房。

“老朽恭送王爷,您无事可常来坐坐啊。”蒋政仿佛看出燕云在顾虑什么,道。

“哈哈哈,您老就别打趣我了。”

燕云一笑,取出黑羽扇,悠然的扇了两下,好似无尽的烦恼也随之而走。

城中一家酒馆内院。

“王爷,这是副门主给您的信。”

一身劲装,手指坚韧有力的青年,一看便手上功夫了得,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燕云。

“唔。”

燕云接了信也不着急看,轻轻放在桌上,环顾四周,定了定神。问道,“此处看似繁华流水,实则大隐于市,唐门将梓州分部安排此处,考虑甚是周全。”

青年见状,看了眼寸步不离燕云的项佑,作揖道,“鸿运酒馆是副门主钦点的分部,他老人家自是慧眼如炬,想必王爷与这位大哥还有事相商,在下先行回避。”

“此人倒是识趣。”燕云目送完青年离去的身影,笑道,随手将信递给项佑。

“属下早有耳闻唐门英豪洒脱出众,今日只是一个分部堂主,便如此玲珑,属下对唐门底蕴,更多了些认识和仰慕啊。”

项佑边说边仔细检查下信件是否淬毒,确认安全,才将信交给燕云,他这番话说的倒是肺腑之言。

唐门,初乃刺客世家,唐门武学以暗器和机关闻名江湖。善于利用可变形的千机匣和灵似鬼神的身法,悄无声息地布置各种机关陷阱,再配合各种远程的淬毒暗器、弓箭,变幻莫测,威力惊人。

但唐门在江湖中虽然名气很大,却甚是神秘,主要因其只在西蜀一带出没,且行事怪癖,亦正亦邪,叫人捉摸不透。

他们善用暗器,神出鬼没,让当地人惊恐不已。前朝鼎盛之期,国家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当刺客已经不能满足唐家的日常需要。唐家为了继续生存便开始涉足商业,并从此不断壮大,唐门的名气也开始越传越大。

“过几日便带你去唐家堡见识下唐门的风骨!”燕云边说边展信详读起来,半晌无话,陷入沉思。

梓州城金秋十月是极美的,但更美的是檀山的红叶,风过处,掀起层层波澜,如同夏日里的晚霞般绚丽,更兼有丛丛的秋菊四下里盛放,点缀出漫山的秋景。

檀山原本就是梓州城里附庸风雅之人踏秋的首选,自打舜天书院在此开山门之后,檀山更是成了名士的必去之所,就算是外地来游学的才子来了梓州城怎么也得设法进舜天书苑听堂课。冲着一代清官蒋政的面子是一个理由,但更重要的是书院历史深厚,来此讲学的都是北地的大儒,就连翰林院的大人们也时常来此讲座一把。

书院外红叶似火,书院内诵声阵阵,蒋政老爷子心里头别提多惬意,眼瞅着这书院变成了楚国读书人的圣地,心里头自豪啊。手里的西湖龙井可也是好东西,燕云这小王爷还真是有心了。

蒋政端起小茶壶就着嘴儿来了一口,可还没咽下去,猛然瞅见一个熟悉的人儿正对着他笑呢,顿时一口气没喘过来,那茶猛地就喷了出来,好一顿狠咳,老半晌才消停,慌忙上前见礼:“老朽给王爷见礼,今儿个是啥风将您给吹来了?”

蒋政正纳闷呢,燕云这主儿,昨儿个不是已经走了,怎么今天又回来了。

啥风?东风呗,燕云可是借东风来了,这蒋老三年没见,说起话来是越来越风趣了,看样子这三年过得很舒坦嘛。

燕云飒然一笑道:“蒋掌山好悠闲啊,今天本王闲着没事,就来转转,不欢迎?”

“王爷说哪的话,您想啥时来就啥时来,头前老朽还想着您呢,您就来了。”蒋政笑呵呵地回道。

“西湖龙井?”燕云原本就好茶,对茶可是个行家。虽说皇子不能与民争利,但也挡不住燕云赚钱的算盘,挂在心腹名下的茶庄更是遍及了中原地区。燕云随手拿起桌子上的小茶壶,掀开盖子一看便知晓这茶是极品。

“呵呵,这是刘明刘掌柜派人专程送来的,说是王爷赏的,老朽还没谢过王爷呢。”

蒋政笑呵呵地一拈胡须道:“王爷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何事需用得着老朽的,尽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