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缺粮(1 / 2)
听到老爹的召唤,董小六有些激动的走了过去,他甚至于想脱口而出,自己已经和唐小宝准备暗中打造兵器了。只要老爹敢干,咱们就会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了。
谁知,走到跟前的董小六,被董天正猛地扇了一个大嘴巴子。其力道之劲急,直接一巴掌将董小六扇翻在地。
董七七大惊,松开了抓住董天正的衣袖,过去将倒在地上的董小六扶了起来,眼神中满是幽怨:“爹,你干什么。”
唐小宝感同身受的咧了咧嘴,董天正这家伙看起来文质彬彬。一旦动怒,简直就是一头雄狮。这一巴掌打下来,换成自己怕也躲不过。
董小六的嘴角溢血,可他并没有求饶。反而倔强的抬起头,直视着自己的父亲。
原本,董小六以为自己会吓尿的。老爹的虎威犹在,虽然董天正从小到大没有打过自己。可是平日里他都是一幅严父的样子,董小六是非常畏惧的。
可现在,在挨了老爹一个大嘴巴子之后。董小六反而与方法的倔强起来,他不明白自己的老爹,如此愚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董天正气的浑身发抖:“逆、逆子,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你无君无父,你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董小六“哼”了一声:“无君无父也罢,乱臣贼子也好。如若不造反,你如何保住这满城的百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百姓们被朝廷压榨至死么。还有你若不反又如何,看看你的周边。环州、淇县、云州府、暨阳府、栾城、蒙县,那一处不是自立为王了。爹爹还在想着效忠,做一个忠臣良将。你口口声声把百姓挂在嘴边,可你真正关心百姓就必须得反!而不是,为了你沽名钓誉的名声,做个所谓的忠臣。”
其实尽管对这个朝廷失望透顶,尽管对这个昏庸无道的圣帝满心绝望。可是自幼接受的忠君思想,使得董天正哪有那么容易轻易的改变。
在董天正看来,儿子这番大逆不道的话,那就是乱臣贼子,罪不容诛。
唐小宝是看出来了,他知道此时的时机并未成熟。实际上,此时想造反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他们并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
眼看着父子二人剑拔弩张势同水火,你毫不犹豫的相信下一秒董天正会让衙役将董小六给绑起来,然后来个大义灭亲。
唐小宝只好上去劝架:“大人,董兄,此时不是争吵这些的时候。眼下之计,是如何帮助百姓们度过眼前的难关。朝廷一再加收赋税,今年又是大旱之年,百姓们如何度过这个灾年,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
唐小宝说的没错,加收赋税大不了节衣缩食。大不了把百姓们继续拼命压榨,可是粮食、没有食物没有粮食,这通州城必然会瘫痪。
肇州有粮食大户胡大军囤积居奇,他们可以以工代赈。然而,肇州模式不可复制。在通州,这种办法并不适用的。
那如何解决灾荒,谁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唐小宝这么一说,董天正父子当下不再争吵。
其实董小六并非真的想有什么野心,他也只是想让满城的百姓们活下去。就是单纯的活下去,仅此而已。
如何活下去,三个月没下雨了。偶尔有个阴天,百姓们殷切的期待着能够天降甘露。可是呢,眨眼间又是云淡风轻艳阳高照。
土地龟裂,庄稼枯萎。这样的旱情最终还是波及到了通州府,虽然通州府的灾情比时县等地要轻一些。可是作为鱼米之乡,人口大城。若是在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董小六喜欢狩猎,可是呢,当他带着人去城外的时候,几乎看不到大型猎物的踪迹。灾荒之下动物日子也不好过,在城外遇到一只饿疯了的老虎,也实属侥幸。
唐小宝打虎的英雄事迹,注定只是在民间短暂的流传。而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解决温饱问题。
偏偏屋漏偏逢连阴雨,这个时候朝廷还要加税,这是把百姓们往死里逼。所以董小六想造反,他想通过造反来反抗朝廷,从而保住通州府的百姓。
造反,必然遭到董天正的反对。问题是,董小六和唐小宝二人,现在没有起事的资本。他们没有李世民那样,逼着老爹李渊造反的能力。
李渊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深得隋文帝和文献皇后垂爱,起家千牛备身,隋炀帝时累官至卫尉少卿。后来趁隋末动乱之时起兵于晋阳,南下攻取长安,建立唐朝。
一开始,李渊其实并不想造反的,只是形势所逼最后不得不反。而造反的原因,则是李世民私下找到晋阳宫副监裴寂商议,裴寂就选了晋阳宫的几个美女,乘李渊喝醉酒之后,陪他过夜。然后,裴寂把李世民的谋划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惊。
裴寂说:“安排宫女侍奉,事情暴露后是要杀头的,我这么做就是为了要劝你下定决心起兵啊。”李世民乘机向李渊汇报了整个计划,后来李渊这才答应了起兵。
而想让董天正答应造反,显然没有这么容易。而眼下董小六和唐小宝二人,也没有造反的能力。通州府的军权,在董天正手里。他不同意,也属枉然。
地方官员统领军权这是大忌,很容易造成诸侯割据的局面。大圣王朝一开始也是军政分开的,后来国力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