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天下大乱(1 / 2)
董天正呆住了,他是被唐小宝的一番说辞跟震到了。没错,唐小宝说得对。
你想冒死以谏,这有用么?
没有用,圣帝残暴。他不会因为你一个臣子的死,而改变自己的主意。况且国库缺钱缺疯了,圣帝都恨不得明抢了。
你董天正的做忠臣,你倒是死了一了百了。搞不好,还能留下一世英名。
然而活着的人呢,会因你而倒霉。你死了会有继任者来担任这个通州府的知府,到时候通州府来个狗官鱼肉百姓横行乡里。遭殃的,永远都是无辜的百姓。
还有你的家人,圣旨措辞极其严厉。你若是敢这个时候违逆。圣帝盛怒之下,势必牵连于你的家人。
很可能董小六会人头落地,以圣帝的残暴性格,诛你九族凌迟处死都有可能。
至于活着的人,下场更是凄惨。董七七会被送入教坊司,什么是教坊司。就是官方的青楼技院,里面都是获罪的官员家眷。
这些原本衣食无忧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官宦小姐,一旦进了教坊司终身为官伎。可谓是,生不如死。
若是被发配边关送到军中成为军伎则更加惨无人道,在军中会被蹂躏至死。且死状,极其的悲惨。
这也是统治者为打击反对自己声音的一种手段,皇权面前,永远都是残酷无情的。
听完唐小宝的训斥,董天正呆滞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他的世界观,顷刻间崩塌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考中了进士的董天正何等的意气风发,在殿试的时候被先帝钦点为状元郎。
那个时候的董天正踌躇满志,一心为社稷为朝廷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实际上,他也深受先帝的宠信。最后,官至尚书。
可是呢,新帝登基之后听不进去忠言。身边净是一些曲意奉承的马屁小人,朝中的清流支柱们被残害的残害,被贬的被贬被罢官的罢官。
像是董天正这样的清流,宵小奸臣们实在抓不住他的把柄。于是,便在圣帝面前进献谗言。
圣帝早就看不惯董天正这样的直臣,于是找了个由头把他贬黜京城。到了地方上任的董天正,又得罪了当地的既得利益者。于是地方上的官员又联名弹劾,董天正一贬再贬。
甚至于,路上还遭到了刺杀。这一切,只为了他挡住了别人的财路。在肇州若不是龙小凡出手相救,他董天正一家早就死于土匪之手了。
到了这通州府,愈发心灰意冷的董天正对这个朝廷是失望至极。而今朝廷又加派赋税,且一下子加了三成。
这对于原本就不堪重负的百姓们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
通州已经连续三个月没下雨了,就连老天爷都在和百姓们作对。再这样下去,通州就会沦为下一个灾区。
朝廷不管不顾也就罢了,还要继续增加赋税。董天正感觉自己这个父母官,实在愧对于通州的百姓。他为之奋斗的一切,竟然会是这样的结果。
董小六和董七七也明白父亲的难处,董天正一向是爱民如子。他的大部分俸禄,都拿来在城中兴建同济院。所谓的同济院,就是类似于现代的养老院。
将城中那些孤寡老人还有孤儿收养到同济院,虽然里面生活清苦,总比在外面饿死要强。
通州府,也是周边州府郡县中,乞丐最少的。除了好吃懒做的,许多孤儿寡母的老人,都被安置到了同济院中。
同济院的人除了勉强的自给自足之外,大部分的日常开支,都是来自于董天正的俸禄。此外,还有社会上一些良知之人的捐助。
灾荒之下大多数人自己都难以解决温饱,他们又有什么能力,去帮助别人呢。同济院已经臃肿不堪,只是在勉强满负荷运转。
董天正一死,这些人怎么办。或许唐小宝他们说得对,自己真的是愚忠么?
眼看着在那里发呆的董天正,唐小宝和董小六互相对望一眼。二人一起点点头,他俩知道机会来了。
董小六轻咳一声:“那个、老爹,朝廷无道百姓苦不堪言。以儿子说,咱们还不如反了他娘的。”
原本死灰一样的董天正终于有了些许的反应,他呆呆的看着儿子,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六儿,你说什么。”
董小六心里头有些打鼓,还是大着胆子鼓起勇气说道:“爹,而今天下大乱,各地早已是群雄并起了。朝廷无力节制那些地方诸侯,这些手握重兵的诸侯们早已不服朝廷管辖。此外还有四起的流寇,这些流寇聚众作乱到处烧杀抢掠。这天下、这天下恐怕要易主了,与其如此咱们倒不如做一番大事业。”
董天正终于明白了儿子的意思,他满脸不解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只感觉眼前的董小六,是如此的陌生。
虎死不倒架子,尽管内心早已失望透顶的董天正。此时依旧还保留着自己的威严,这让董小六心头发毛。换成平日自己若是在老爹面前说出这番大逆不道的话来,怕早就被老爹大义灭亲了。
只见董天正身子微微一晃,就连唐小宝也是暗自捏了把汗。他不清楚董天正内心是如何想的,是反对还是赞成儿子成就一番霸业呢。
董七七慌忙扶住老爹,轻轻的喊了一声:“爹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