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债(2 / 5)

加入书签

,厉呵一声,在场上策马奔驰。

马蹄飞擦过地面,顿时扬起不少尘土。

少女身形纤细,容貌绝佳,身上赤红色的华服绣着祥云图腾,整个人都流露着一种人上人的狂妄与肆意。

勾起的一抹笑,更显她风流无拘。

行至拐弯处,她却调转马头,挡在了他的面前。

边上一时冒出许多少年郎,纷至沓来地围观,一边连连拍手叫好。她单手勒着缰绳,骑在马背上,一张脸看着挺镇定,但此时她整个人都傻了。

他嘴角噙了笑:“我以为,你会害怕的腿软了。”

她立刻反驳:“我才没有腿软。”

伸手往后一摸,脖颈处正冒出汩汩汗液。

“瞎说。”

他其实猜的不错,自己是有些怕了。

多年未上马,方才确实有些吓着了,刚才英姿飒爽的那一刻,只是超常发挥。

因这一点小事儿,便吓得不行,未免显得懦弱,本上神不想被他看不起。如潮水般的思想涌上心头,无论何时,至少她这一刻有这样的想法。

许多人纷纷低下头,不少声音响起:“也不知这位小女子,是谁家的女儿,英气逼人,竟与小公子也交好。”

十八九岁的宋析纯,彼时就是如此无畏、洒脱,且自负。

但显然这天的精彩不能就此打住。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戌时末刻,小扇引微凉。

这夜,京城中比往常更热闹些,说书先生坐在高台上,一拍案板,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故事,小摊摆上了红糖糍粑,香味扑鼻。

“我今儿帅么?”

“帅。”

“下来的时候,不会小心点么?”

额头上响起熟悉的声音。

“下次一定。”

城中杂闹声不绝于耳,耳边却只听见他说话的声音,偶尔能听到一两声叫卖,都被她自行忽略。

她想,我的脸一定红了。

自打方才路过卖糍粑的小摊子,闻了那味道,她便甚是馋,于是又拉扯着他回去,买了一份红糖糍粑。

“姑娘,看看,我这糍粑,可都是先做的,可新鲜哩,来来来,您尝一个。”说着话,小摊贩夹了一块递给她。

她眼巴巴望着正夹了一块红糖糍粑给她的小摊贩,一手接过,尝了一口转头向温公子:“这儿的糍粑味道甚好,我想你儿时应该吃过。”

她问得直率,他答得也直率:“没吃过,儿时我阿父也不带我出门。”

本想的是,若是他吃过,倒也可以与他探讨一番,不曾想,温小公子风流无拘,竟是个可怜娃子,想到这一层,宋析纯脸上的表情有点傻傻的。

良久,她看了他一眼。

“不打紧的,你儿时没吃过,这个东西我也会做,以后我做给你吃。”

眼下,她见他这个乖乖样儿,一时心中母性大发,出口的话也不曾经过头脑。

温公子虽然不大明白吃喝的讲究,但在和宜公主的栽培下……当然和宜也不懂下厨,但却是个一出了门,便蹲守在摊位上,眼巴巴望着凉茶、梨膏,对小摊贩儿说话没有章法的话痨。

想起这一层,他皱了皱眉。

见他这一举动,她觉得这个皱眉,应该又是在嫌她幼稚。她感到心塞,想再说些什么,但是她忍住了。

“好,你做的,我都吃。”

她被噎了一噎,她安慰自己,他说话一向如此不寻常,无须在意,再则,顺着他的说法想想,其实他说的这么亲密,无非在于他对于自己有心思,但论关系亲疏,的确还是自个儿与他多少有些亲密过度。

缓过神来,她觉得,自己的思绪能飘到这个地步,实属厉害。

“你来。”

远处那人,衣诀偏偏,般般入画,声音如碎玉。

她这才回过神来,大声向远处的青年道:“你是在和我说话么?”

青年笑起来:“什么?聪明的人,听觉是格外灵敏的,如今儿,却是哪个不聪明的,听不见我在说话呢。”

她到得青年身前,正逢花下归来,带月敲门。半轮月下,眼前的一应景色明了入眼。

微微抬头,月光洒向大地,青年亦垂眼看她,目光落在她的脸上。

楼上忽有喧嚷之声传来,小二进出饭铺,问及他人,才知是一位说书人在二楼说书,京城人多,又好热闹,才有些吵嚷。

嗒一声,一把折扇落在案上,这一声入耳,二人双双抬眼,眼见说书人语气激动,嗒一声,抬起的折扇,又落在了案上。

“只见那姑娘,一手栓缰绳,抽了那匹野马几鞭子,那马,跑的那叫一个快……”

前面的一堆人,堵的很是拥挤,她劝人的功夫虽不怎么样,挤人却有两把刷子,见那说书人被人堆一笼,心中更是好奇,不禁多看了两眼。

“大家伙儿可知,那马自多年前便牵了来,京中便无人驯服,如今出来这姑娘,可谓是胆色过人。”

说书人一席话罢,喝了口凉茶,又滔滔不绝地讲起来。

“你想知道,他讲的是谁么?”

“你是说,他讲的那位姑娘么?”

“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