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单章庆祝和分享一下(3 / 4)
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害怕非常像自己的东西一样,我是以“干脆让你来帮我上网课”的心理来看待的。
噢,对了,这种主要是利用了“对于危险的畏惧”的恐怖,在堆叠的时候最好不要把一些相冲的东西放在一起,比如克苏鲁和scp—173,这种一个疯狂,一个秩序的新旧怪谈冲突反而会显得不伦不类的。那个时候看官们就不是惊恐,而是搞笑了。
oh,对了,还有个不要脸的方法,不要去想长着兔子耳朵的大象,这是非常不要脸的蹭的方法。
--------分割一下---------
幽闭空间与黑暗,在人类dna里面的恐惧。
诚然,想要这么写好,还是有点难的,不过好在这可以和“危险”“焦虑”两种恐惧的大分类联系。
接下来是个蹩脚的示例,大家感受一下:
“只感觉到自己在一个箱子里,要不是手臂是弯着的,漆黑的空间里根本看不见任何东西,只是在脸上感到了一些尘土。呼出的热气又返回了自己的脸上,只是简简单单被活埋了,而已。”
当然了,现在这种方法已经被当成buff一样了,甚至在设定里面鬼怪都无法在阳光下现身。
诚然,黑夜与缺少的光照会使得大脑摄入的视觉信息变少,从而对原来熟悉的环境产生疏离感,再一步出现陌生感。
所以,现在大部分的吓人场景全都是处于光照不多的环境里面的,有光的最多也就是“上头在看,无人管理”这样的寓意,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最恐怖的桥段发生在正午的,除非你对线的是阿波罗。
当然了,如果要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就放弃幽闭空间吧。小小的一个地方可是塞不下那么多的东西的。
-------分割一下----------
不确定性,和无法反抗的危机,让你被鬼压床的时候不可能翻身
想象一下,当“欢迎来到本市最大动物园”响起的时候,你,拿着ak,手持手雷,背后跟着的是无神论者的军团,九尾狐大队,一个旧神,就连在里世界都有苏维埃的光环相伴。
而且,你非常的确定那家伙是个不满八岁的b级智障,患有一天刷新一次记忆的失忆症,喜欢在海洋馆玩,有阴影穿梭的权能,爱好是把鱼捞到地上,把大象扔到水里,最喜欢兔耳朵,闲来没事就捏个兔儿人,有时候会给其他东西捏上兔儿,甚至于自己也有时候会带上兔儿客串一把兔男/女郎。
这么看,你就会发现,这丫的一点也不恐怖。
归根结底,大部分的恐惧都是来源于火力不足的。
所以,想要营造一种恐怖的气氛,就必须要合理地把控主角的强度,不能让他一下就把鬼怪给一枪打死,否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打个比方,在《幽灵线·东京》一开始男主获得了特异能力,手指发风弹,神挡杀神鬼挡灭鬼,但是在中途能力被反派封印了,就突然变成了恐怖游戏。
当然了,这种方法用了最多也只是用了,不用就大不了写崩。(请原谅我蹩脚的语言,大意就是你不得选择,要写恐怖小说就只能这样,我倒是非常期待你的创新,要是可以写出一本主角全面碾压鬼且没有更高位还能吓人的就好了)
最后一个,主要是应用于群像的,最常见于推理小说,当然还有一些克系的小说,名为不确定性。
通过移情的作用使得大部分的读者喜爱上两个及以上的人物,然后就是随机煞人狂或者是看谁都像蝼蚁的惊悚路线反派。不确定“彩票花落谁家”的感觉确确实实地像阴云一样笼罩在每个人的身上,从而让每个角色都有着0.8倍的(1倍指的是一个人准确地被锁定)焦虑。
如果读者移情的人数够多,那么非常容易造成远超一倍的恐惧。但是问题来了,群像太多或者太少,描写能力不够让读者移情,这些对于小说来讲都是致命的打击。
------------分割一下-----------
无时不刻的窥探感,非常社会性的打击。
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对于目光的恐惧也是刻在了dna里面的,属于异类的目光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危险,而属于同类的窥探的目光大多数都意味着恶意。
不过,关于目光带给人的恐惧感大多是和社会认同感有关的,这里我不想多讲,实在是太麻烦了。
对于让目光产生恐惧,不只是简简单单地“画着一个眼睛”那么简单,而是要实实在在的产生窥探感觉,是“虽然只是画的,你却感觉好像真的有人在后面”一样。
下面让我来举一个例子:
“他只是漫不经心地看着手机,讨厌着舞台上那‘噢,罗密欧’的无谓侨情台词,其他的观众也是这样,大多是在睡觉,互相交谈。但是他感觉突然安静了下来,抬头就看到了先前表演,交谈,睡觉的人,都转过了头来,目光齐齐注视着他的身后……”
如你们所见,不是“在舞台上被所有人注视”才会有效果,看向一个你不明了的东西效果甚至会更好。因为大部分整齐的目光看的大多是极具危险性的东西,而你还不明了,这也就间接地传达了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