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扑火(一)(1 / 2)

加入书签

靖康元年四月二十九,种师中带着三万心怀不忿的麾下正式踏上征程。当然,这也并非是种师中为了一己名节,带着几万人轻易涉险。既然枢府决定不容改变,作为一员老将,他也要寻求最稳妥有利的方略。

井陉以西的平定军早已被金西路军扫平,但金军占据后只是大肆掳掠,并未派兵把守。因此,寿阳便是此战需要占据的第一个目标。为了达成进军的突然性,同时也是因为枢府定下的时间所迫,种师中选择了轻兵疾进,战兵自带十日干粮,而携带粮饷器械的后营则慢慢的被落在了后面。

获鹿距寿阳约三百里地,进入五月天气虽已转热,但山中自有洞天,沿着冶河、绵蔓水行军倒也不太辛苦。一路行来,除却零散几个探子外并未遭遇金军大队,行进顺利得让人意外。出发第七日,除后军落下了两三日行程外,全军已赶到寿阳东南约十里的贾沟集结并短暂休整,等待前方传来的探报后便要展开攻城。

令人诧异的消息传来,寿阳并无金军一兵一卒。难道枢府的军报是对的,宗翰真就撤兵北归了?带着疑惑的念头进入了被蹂躏得千疮百孔的寿阳,随即命令军队就地休整一日恢复战力,而艰难的抉择再次摆在种师中和一众将领的面前。

寿阳县衙大堂,领军将领在此聚首商议下一步的行止。

这几日行军顺利,除去后军的五个指挥两千人和数千民夫,其余近三万战兵不费一兵一卒就深入到了离太原百余里的寿阳,虽说出师前军中各级多有怨言,但经此一事军中士气颇为振奋,不少人对解围太原的战事也变得乐观急切起来。激进之人叫嚷着直接杀到太原城下一举建功,而稳重之人则在试图透过战争的迷雾得到最好的方案。

堂中吵的实在闹腾,种师中有些不耐,敲了敲桌子,“听参军先讲。”

军中参谋黄友起身朝堂中诸将拱了拱手,而后清了清嗓子开始陈述,“刚才各位统制、统领的想法,归结之后大致分为三条,其一,直接兵发太原,其二,夺取榆次以为根基,而后视情南下或北上,其三,暂时据守于此,待打探清楚金军虚实再做定夺。”

他看了看众人的神情,与他目光相对的人多数都在点头表示无差,没人提出质疑,便继续往下分解,“定策之前且说说当下的问题,其一,军中余粮不多,寿阳县城拢共找到五百余石,后军尚在八十里开外,即便在此休整一日,也还隔着两日行程。其二,太原东面的金军撤走了是不假,但金军去向不明,究竟是撤回了云中还是太原无人知晓,而我军的情况怕是已送到了金军将领的手中。”

众人听得纷纷点头。“现在再来看我们的三条方略。其一,直取太原。此去太原有两条道,杀熊岭北是山道,大军通行不便,行军至少三日;取榆次方向,直趋洞涡水,而后沿河西进再折转北上,路好走些,也不会少于三日。军粮暂且不论,太原乃重点防范之处,金军马快,三、四日时间必然有了应对,金军好整以暇,我军劳师以远,此战胜负难料。”

“其二,先取榆次。快则两日可到,攻城若速不至有断粮之虞,破城后也能从容接应后军辎重,但需防备太原金军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下袭扰。”

“其三,暂驻于此视情而动。此策好处是稳妥,坏处嘛是太过稳妥。一则耗时太久容易贻误战机,二则寿阳所在过于偏远,无法对前方战事做出应对,三则倘若因我军迟疑使得解围之战功败垂成,朝堂之上怕是难以善了。”

黄友的分析压下了堂中的躁动,种师中听得微微颔首,不愧是进士出身,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得鞭辟入里。他环视一周,“可都听明白了?”

副统制张师正抢先开口,“大帅,便先取榆次,趁敌不备快速攻城,粮饷也能接上,还能跟姚古、张颢互为犄角。俺愿率部为先锋,拿不下此城,提头来见!”

闻得此言,其他几位统制和各军统领也纷纷请战,大有不拿下榆次誓不罢休之意。

种师中沉下脸制止了堂中的吵闹,“金人战力不得小觑,尔等如此做派如何叫人心安!榆次为太原门户,既然都同意取榆次,那就如此措置,师正带前军居前二十里先行,至寨家岭转往太原。”他看着张师正单独叮嘱,“你此行为佯动,以北上三十里为限,择地布置防御,阻拦金军南下。我再拨三个指挥骑兵与你,前方广布哨探,行军接战皆需稳妥,勿要轻耗兵力。”

张师正拱手称是,而后种师中看向王从道,“全军其余骑卒我尽数给你,出了寿阳山地,你领军为全军侧翼戒备。”

“其余人等,按照左军、中军、右军次序随我顺河西进,直取榆次!”

堂中轰然领命。

河东路,平遥,完颜娄室大营。

宗翰撤走了太原以东的驻军是通报过娄室的,但必要的哨探也做了安排,毕竟种师中驻军真定的事早已知悉,都是打老了仗的,不会给对手留下如此大的破绽让人悄无声息的打上门来。

昨日收到了种师中出平定军的探报,今日种师中接近寿阳的消息再度传来,结合近段时日姚古军的一些举动,宋军的谋划昭然若揭。娄室在帐中来回踱步,思索对策。他是太原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