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 / 2)

加入书签

,也要使其发觉许县的潜力,当务之急就是复兴农业。

“没问题,交给我吧。”

夏侯惇拍着胸脯,自信洋溢接下了任务。

“……”

韩浩苦笑,随夏侯惇而去。

当年九月,曹操护送汉帝至许。

汉帝的銮驾尚未入城,两侧的百姓就持着饭团与酒水,恭候汉帝的莅临。

“请用。”

“请吃。”

百姓将手上的食物交给了兵士,兵士带着疑惑的心情接下,饮用酒水,补充流失的水分。

“曹将军!”

“请喝酒水。”

一群百姓见到曹操,顾不得两旁卫士的阻挠,非要冲向前表达喜悦之情。

曹操稍微停下脚步,使了眼神给卫士,使百姓得以靠近。

卫士不再阻挠,只是盯着百姓,避免有作乱者混于其中。

“典君,代收。”

曹操对前来的百姓微笑,命令典韦收下百姓的馈赠。

“是。”

典韦接受命令,收取百姓的好意,表现曹操的善意。

“曹将军果然是最好的。”

“曹将军!”

百姓感受到曹操的善意,发出了赞美之声,似乎宣告曹操为许县的主人。

“……”

汉臣们乘着马,目睹曹操的死亡,内心百感交集。

相信曹操会成为为国为民的汉臣,有。

相信从此脱离流亡的生活的汉臣,有。

相信汉帝将成为新的傀儡的汉臣,亦有。

只是在欢声雷动的气氛下,任何人都是面带微笑。

“朕……”

汉帝听到百姓的呼唤,也欲探出头与百姓挥手。

“陛下,许县状况尚不明朗,臣要保护您的安危。”

汉帝身旁的护卫以安全为由阻止汉帝出面,阻绝了汉帝与百姓的距离。

“……”

汉帝别过脸,安坐于轿内,感受得到他的不悦。

銮驾一路前行到官衙前,此处不见百姓的身影,只见清洁的街道。

主街干净,就连巷弄也是一尘不染,可见管理者的用心。

在街道的尽头就是官衙,众臣下马,护卫扶汉帝下轿。

“朕从未见过如此整洁的街巷。”

汉帝甫下轿,低头望着地板,惊呼许县的美。

“是今日凑巧如此,还是以往便是如此?”

汉帝询问曹操,欲知详情。

“臣……”

曹操略显难色,他居许县的时间不长,且无关注地下事,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臣繇任功曹时,太守常念街巷之清洁。事隔多年,尚能再观,颇感欣慰。”

锺繇代曹操回应,话语中流露浓厚的情怀,听起来格外有信服力。

锺繇带着土黄的高冠,蓄着大胡子,内着白服,外披绿袍,眉毛弯曲不失粗野,眼神有神略带忧虑,给人富于文艺的形象。锺繇的年龄较曹操稍长,但举止略为浮躁,显得曹操老成。

“以前朕总言钟爱卿所论太过,今日一睹,似乎是朕误会了。”

汉帝呵呵一笑,对锺繇激昂略带马屁的说话方式有了新的体悟。

“臣繇只是感怀太深。”

锺繇苦笑,因风格太过独特被人贴上标记,有时未知是利是弊。

“……”

曹操保持沉默,不回应许县清洁的问题。

“陛下,城外百姓勤奋整地,官吏规划水利,两者相辅相成;城内百姓欢声绵延,物产丰饶有余,可谓人间乐土;衙外街巷洁净宽敞,秩序俨然有序,堪比都城盛景。”

当锺繇的论点受到赞同后,也有汉臣起而效尤,欲得汉帝的支持。

“罢了,这些话都甭提了。”

汉帝组织一波波歌功颂德的话语,他知道身旁的汉臣能用的不多,但又不得不用,只能以威势暂且压抑之。

“曹孟德。”

汉帝仅志学之年,但他有身为皇帝的自觉,又勤于学习,自然散发一股皇帝的威严。

这三个字,唸得不大声,也不用力,但字字清楚,如钟声让人震撼于心。

“臣在。”

即使是初有事业的曹操,也不自觉对汉帝表达恭敬之情。

“比起洛阳,许县确实发展较佳,朕决定暂居于此。”

许县官衙的规模与洛阳豪华宫殿可谓天壤之别,但宽敞朴素之貌,使汉帝起了返璞归真的渴望。

既然无法回到洛阳,不如暂以许县为都,再图重建洛阳。

“臣遵旨。”

幸许有获得汉帝的同意,但汉帝直接表达对许县的喜爱是更重要的。只要有汉帝的承诺,就能压抑如巨浪的异议声。

“……你有很好的幕僚呢。”

汉帝望着远方,发现了以荀彧为首的幕僚团恭候他的莅临。

汉帝喃喃自语,不由得对身旁的汉臣叹了一口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