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 3)

加入书签

于水上,不断随河流漩涡攻击栈道主体,随时都能瓦解栈道。

“司马竟然不会害怕,太厉害了。”

典韦也滑于河边,对没听到荀彧的惊叫声啧啧称奇。

“(我应该与他提我坠过一次崖吗?)”

荀彧收起衣襬,避免衣襬吸水变得又湿又重。

“(踩起来不是很稳,但也不至于塌陷。)”

荀彧控制马头方向,踏上了第一阶,确认了栈道的维护状态。

“(行驰快些应该没问题。)”

荀彧向前望,估计栈道的长度有十多尺,要一次冲过栈道。

“你先过去。”

典韦拉紧马缰,先请荀彧上栈道。

“喝!”

荀彧没有回头,应了声,直接驾马前行。

马儿想要维持稳健的步伐,但栈道长久失修,荀彧依然感受强烈的晃动。

“……嗯?”

突然,马儿的右蹄陷入了突然迸裂的木板夹缝中,动弹不得。

“驾!”

荀彧赶紧调整缰绳方向,不使马儿失去平衡,免于落水之苦。

“司马!”

典韦见状惊呼一声,急忙冲到荀彧的后方。

“喝!”

不过,荀彧计算马蹄与裂缝的范围后,从容脱困,倏地就抵达了栈道的尾端。

荀彧虽不谙武艺,但他对策马有些自信。

“啊?”

典韦傻愣当场,对没能英雄救美有些愕然。

“(……下雨了。)”

当荀彧通过栈道时,长期酝酿雨势的天空终于下起了大雨。

雨滴媲美五铢钱的大小,即使隔着外袍也让人吃疼。

“跟上来吧。”

荀彧观察河川水势,水面有完全淹过栈道的可能,不是悠闲观赏风景之时。

“喔,好!”

典韦回过神,没几秒也抵达了栈道的尾端。

“没想到司马如此会驾马。”

典韦没有头发,雨滴直接打在他的头上,流到他的脸颊,但他不以为意,还在惦记刚才的事情。

“因为我是司马。”

荀彧拿出头巾,为典韦遮头,不让典韦蒙受大雨之苦。

“啥?”

典韦没听出荀彧的玩笑语,一脸呆滞的神情配合戴上头巾的模样颇为滑稽。

“走吧。”

荀彧不多做解释,继续执行目标。

“(前方可容纳一马通行……)”

荀彧稍行数步,暂时远离暴涨河川的威胁。

“(走到底,就是东阿了吧。)”

荀彧微微一笑,为比预期更早进入东阿感到高兴。

冒着数天的大雨,荀彧与典韦抵达了东阿。

现在,天空不见乌云,朝日温煦照耀地面的水滴,绽放璀璨的光芒。

东阿城外有一畦畦的田地,都是稻叶的翠绿色,让人心旷神怡。

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就会看到枣祗安排的田地。

由于青州黄巾贼曾派员袭击东阿,为防贼徒再袭,在田地四周都设有陷阱,并有乡民巡逻。

“之前这边都是荒地的,整地整得真快。”

典韦啧啧称奇,没想到东阿的发展如此迅速。

“(要动员这么多的乡民,应该是有高人协助。)”

即使枣祗的屯田计划立意良好,但要乡民鼎力协助,唯有获得当地德高望重的贤士支持才行。

“(……是程仲德吗?)”

荀彧的脑内浮出东阿的信息,只有程立符合这个条件。

“荀司马,这边请。”

荀彧安置马儿时,听到了枣祗的声音。

“枣先生,别来无恙吧?”

荀彧转过身,对枣祗微笑。

典韦以大字型的姿态对枣祗示意,不打扰荀彧与枣祗的对谈。

“……枣某是无恙。”

枣祇客气回应荀彧,但他满脸沉重。

“之前贼徒来犯,没有造成严重的损失吧?”

荀彧直接切入核心,欲知枣祗为何心情沉重。

“贼徒突然来袭,枣某反应不及,若非程先生率兵来援,后果不堪设想。”

枣祇摇了头,叹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为何叹气呢?”

枣祗不是喜欢隐藏心思的人物,荀彧只需问个几句,就能使他主动启口。

“不知司马是否知情贼人是程先生设计引出之事?”

如同荀彧所想,枣祗向荀彧吐出了心事。

枣祇望向远方的民宅,但每栋民宅规模相似,荀彧一时也看不出程立是哪户人家。

“略有所闻。”

荀彧点了头,让枣祗不用从头解释。

“枣某曾与程先生提过屯田,当时他没有回应,之后却引贼而来,枣某实在不了解他的想法。”

枣祇走着走着,走到了一栋民宅外。

那栋民宅与其他民宅的规制统一,若要说有何不同,就是门口有株挺拔的松树,长青高壮的姿态,让人遥想程立的风骨。

“程先生就住在这边,枣某先回了。”

枣祇与守门的小童打了照面,小童放下扫帚,前来迎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