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查探军营(3 / 3)
便服的大汉后面跟着两个士兵正迎面走来,此前带领他们的士兵快步向前,侍立一旁行着军中的礼仪报道,“刘将军,县衙的刘师爷带着齐王的特使前来调查供品被劫一案。”说着伸手将刘将军的目光引向众人。
这位刘将军也不似县长一样态度冷热不一,听到了齐王来使也并没有过多的殷勤,径直向前走了两步对着杨定戎使着军礼,腰杆显得笔挺不卑不亢的说道,“末将刘瀚之,迎见上差特使。”
杨定戎见刘瀚之上来对自己施礼,急忙摆手说道,“将军可认错人哩,在下杨定戎不过一介草民罢了,我身旁这位才是齐王的特使。”说着用拇指比了比一旁的杜少修。
一旁的刘师爷也即可附和道,“是啊是啊,刘将军,这位少年英雄才是齐王的特使,那其余的三位都是特使的随从。”
这话真一听得就不乐意了,连忙强调道,“我们才不是随从了,是好帮手,是伙伴!”
秋玲对着真一就一个补刀说道,“你怎么算个帮手呢?你最多就是个扫帚,扫把星的扫!”听着真一皱着面容对着秋玲是连翻好几个白眼。
这刘瀚之先是一惊,随后仔细的上下打量了一番杜少修,略感诧异的说道,“实在对不住了,恕末将眼拙,这位小弟兄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居然是齐王特使钦差,失敬失敬!”
“是啊是啊,刘某初见也多有误会,后来才知道这位少年才是上差大人,所以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呀!”刘师爷插话道。
杜少修先是不失尴尬的一笑,随即转用温和的语气对着刘将军说,“刘将军,您严重了,我也不过是接到了上方的任命,奉命而履行职责,晚辈名叫杜少修,在此见先过刘将军。另外几位是晚辈的朋友,何秋玲、杨定戎、林真一。”说罢施礼示道。
“哦?看来少侠必定是人中龙凤啊,哈哈,这小小年纪就得此任重,刘某人是自叹不如啊!”刘瀚之这么说着,倒也完全没有奉承的意思,如果只是个闲职他甚至觉得这小子必定是靠着关系上位,如今此人可以独立接下这难啃得案子,不是走个关系能当担下的,怕是没有点本事是行不通的。想想自己虽本事不足,又不会溜须拍马所以久久不得任用,只得做个小小的县尉,想起也是多有唏嘘。
秋玲正是开心的又补充道,“那是当然啦,少修哥哥可是我们长麟卫里最年轻的分部总管呢!”她这自豪的表情倒像是夸自己似的。
杜少修则是言闭感叹称赞道,“方才晚辈经过校场,见将军治下的军士,军容整齐,士气高昂,即使在郡府兵营内也未见如此情景,足可见将军治军不凡。”
“哈哈哈,操练兵卒使他们时刻警惕,保持随时备战的状态是一个军官应该有的觉悟,这算不得什么本事,只是这县兵府奈何受兵力的限制,只得限于如此规模啊。”刘瀚之颇为遗憾的说道。
“这兵士在精不在多,若是法令不严明,赏罚无度,禁不止,鼓不进,即使百万之众也如同草芥,只用数千精兵便可一挥而剃之。”
“哦?”刘瀚之听到此高论便侧目一看竟是杨定戎在一旁自顾感叹,并对这中年男子多了些许疑惑转而问道,“这位先生可也是军中的同僚,对治军竟有如此高见。”
杨定戎刚才走来不看校场,只是勾起在军中的往事,这刻听得他们的对话百无聊赖的接上了一句,这思绪已经飞跃到了从前,却忘了如今自己早已退出军营,只见自己说漏了嘴,赶忙辩解道,“哈哈,杨某平日里酷爱看兵书,突然听到你们说到这里方才突然有感,想到自己曾经看过得兵书内容脱口而出,真是抱歉呀。”
“哦,哈哈,但是这兵书不一定能用到战场上呀,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有时候可容不得人思考,遇战要速战速决,绝不给敌人半点喘息机会。”刘瀚之说到此处甚是兴奋,挥舞着手臂虎虎生风,字字又顿挫有力。
见刘瀚之热血沸腾,大伙也配合的点头称是,刘师爷更是不住的夸赞刘瀚之,说的刘瀚之有点飘飘然的感觉,眄视四周,就在不经意间刘瀚之留意到了杜少修衣领上绣的金色刺绣,便问道,“对了,刚才我就想问问少侠可是长麟卫的人?”
杜少修本想等刘瀚之稍稍平复下再问有关案情的事,听到刘瀚之问起自己,便如实答到,“晚辈正是在长麟卫当职,当前是在浔阳做分部的总管。”
“哦?”刘瀚之只觉有些不可置信的语气接着说道,“不知可否容末将冒犯,与少侠切磋一番。”刘瀚之突然之间便是语出惊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