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襄阳城破(1 / 2)
来西得到景舍的命令,并没有立刻率领兵马攻城。
相反,他刻意绕城一周,让人误以为他是在观察城池。
在此过程当中,他几次试探,确定了对方的攻击范围之后,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等回到自己的营垒之后,才命手下下战书。
按照古礼,开战之前,双方要互相致师。
所谓致师,即双方各自派出选定之人,于战场上厮杀。
通常为三战两胜制,也不排除因人数过多而使用五局三胜制。
总的来说,如果能够在正式开战之前,致师得胜,对于己方的士气,也是个不小的提升。
所以这个看似迂腐老套的方式,才得以经久不衰。
很快,致师的邀约得到了答复,双方正式约定12月12日开战。
之所以要推迟三天,想来也是对方想准备万全之后,以全盛状态,来应对挑战。
对此来西并不意外,这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能想得到的事。
他也不会傻乎乎的,再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冒然应战。
所以对于这点小小要求,他爽快的答应了。
只是在没人的时候,露出一个志得意满的笑容。
仿佛他也需要这三天,做些准备。
三天时间,转瞬间就过去了。
当天,来西全副武装,率领麾下八大副将,以及数十位参将,信心满满的来到城池档口。
双方互相用弓箭射住阵脚。
很快城便打开,一名赤裸的上半身的壮汉,挥舞着手中银色的巨锤,单枪匹马出城。
显然是城内推举出来致师的猛将。
看到来着,来西二话不说,一马当先,挺枪跃马而出。
刚一接触,感受到手臂上传来的巨大力道,来西立刻料定自己不是此人的对手。
作为多年的老将,他深知在,此时绝不能露怯,以免被人乘胜追击。
因此,他不慌不忙的改变了枪势,在马上和对方游走了起来。
在交手过程中来西察觉到,对方除了力气大一些之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完全就是拿着武器乱挥一通。
只不过由于他手中的武器势大力沉,给人一种所向披靡的感觉。
若是一名出来乍到的将领,没经过阵仗,经此一吓,说不定还真会被他得手。
但他是和许人也?
对付这样愚蠢的对手,来西打从心里感到轻蔑。
若不是需要此人替自己完成计划,他早就将此人一枪捅于马下。
双方你来我往,不知不觉,斗了四五十合。
这时候若有高手在城中,必然能够发现,此刻,看似把握着全局的壮汉,其实早已被来西拿捏。
虽然他现在极为狼狈,盔甲被锤子刮花了几处,头盔也在交战当中被对方一锤打落。
但只需要需观察,就能够发现,在交手了四五十回合之后,来西脸上依旧是云淡风轻的表情,反而是壮汉,由于不会武功乱舞一通,导致过度消耗了自己的力气,脸上早已大汗淋漓。
这时候只要来西愿意,随时都可以将一枪捅于马下,但他却并没有这样做。
相反,他刻意维持在目前的局势,逐渐将局势倒向自己不利的方向。
眼看自己败局已定,来西慌不择路,策马而逃。
对方见自己得手,心下大喜,在后追赶。
双方你追我赶,来到一处山坳,忽地一声炮响,锣鼓喧天,山后忽然出现大队人马。
壮汉,大吃一惊,料定自己不是对手,调转马头,一溜烟,逃回城去。
第二天,来西又来致师,这一次还是壮汉出战。
不过这一次他留了个心眼,刻意先让来西胜过自己几分,然后才渐渐加重了攻势。
来西料定,对方是想趁机将他包圆,于是故技重施,调转马头,回撤南山,壮汉依旧紧追不舍。
还是来到一处山谷附近,这一次山谷没有任何动静。
但是壮汉却心下生疑,裹足不前,这时候逃亡在前的来西,看到壮汉没有追赶,停下马步,在前方不住的开口嘲讽。
壮汉虽心里生气,但却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他隐然听到山谷背后传来金鼓之声,恰好此时一阵风吹来,刮的树叶沙沙作响,更让他误以为山后必有伏兵。
这种正阵势,他哪还敢追赶。
况且自己两次得胜,已然完成了命令,何必必多此一举?
胜了,不过锦上添花,若不幸失手,恐怕立刻身首异处!
因此他只是回怼了两句,便拨马而逃。
第三天,又是来西约战。
这一战对双方而言都极为重要。
无论是三战两胜制还是五局三胜制,谁获得第三场胜利都将毫疑问的获得全部的话语权。
前两次来西失败,如果这一次他依旧战败,那么这一次致师,楚国就彻底失败了。
相反,如果此战义军落败,那么就会被对方找到借口。
虽说多战两场,也不过是多两天的事。
但谁都知道,在这个紧要关头,哪怕多拖延一天,都有可能会增加不确定因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