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贾家楼二十一兄弟(1 / 2)
途中无话。
大船顺流而下,船行甚快,一日何止百里。到了第五天,泺口码头就在前面。
几人下得船来,却听一声大笑:“哈哈哈,秦二哥在信中说小公子要回乡祭祖,怎么小妹却在船上?”当前抢过一个极肥的胖子,对着贾氏施礼道。
贾氏连忙还礼,侧头瞄了彩儿一眼,道:“还不是这个小猢狲,偷钻到正儿的行李里。我在府中也是左右无事,彩儿又不在身边,觉得好不憋闷,就一路跟了过来。正儿,彩儿,过来见过舅父。”
秦正马上上前施礼,这人在记忆里是没有过的,但婶娘称是舅父,所谓娘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自是大礼参拜。
彩儿也笑嘻嘻的跑到那胖子身边,不待见礼就被那胖子抱在怀里,道:“彩儿最是懂得舅父的心思,知道哥哥返乡,却把娘亲诓骗了回来,彩儿不但无错,反而有功!”
那舅父赶快放下彩儿,也对秦正还礼,道:“正儿离开齐州后,我这还是第一次见面呢。我看看,皓齿青眉,犀颅玉颊,猿筋虎骨,英气内蕴,好!好!不愧是秦家的龙驹凤雏。”
在后面的谢科走上前来,道:“谁不知道我们兄弟中,九弟贾财你的文采最高,休再卖弄这些酸辞滥调了,赶快去你那酒楼,弄些山珍海味,才是正理。”
那贾财定睛一看,说话的竟是谢科,登时大喜,道:“我当是谁敢在此当街喧哗,原来是七哥当面啊!早上起来,喜鹊绕枝,这还真是来了贵客。哈哈哈,贾家楼早就摆好宴席,快!快请!”
车队进了齐州,转过街角,就见一栋雕梁绣柱、檐牙高啄的三层楼台迎在面前。大门中间,正是贾家楼三字。
谢科仰头看了眼陈旧的牌匾,叹道:“贾家楼,贾家楼,此楼非彼楼,惜乎!”
贾财也接道:“当年二十一兄弟,现在只剩十八罗汉了,痛哉!”
谢科又问道:“八弟和十五弟,有消息没有?”
贾财道:“派人去查过了,还是没有半点蛛丝马迹,怕是……哦,老幺来了。”
说话时,楼里跑出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跑到谢科面前行礼,惊道:“七哥,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婶娘下得车来,接道:“当然是搭我的顺风,小妖精,还不来见过姐姐么?”
那老幺又是一喜,连忙上前行礼,口道:“姐姐,你怎么也来了,哈哈哈,可想煞小弟了。”
婶娘故作不悦,详怒道:“这是不欢迎姐姐么?还是想堵在门口,故做亲热,让姐姐饱餐这朔朔北风?”
那小幺脸一红,赶紧起身让路,抱起彩儿,揽过秦正肩头,就往楼里走去。
开席了,谢科坐在主位,贾财下首相陪,其它人也就各自坐下。小丫头这回单独一座,就在秦正和老幺中间,摇头晃脑,好不得意。
菜品流水似的被人端了上来,有炖飞龙,炖熊掌,炖松茸,炖猴头……
秦伯突然起身,道:“满桌奇珍,若无好酒,怎可成席?请诸位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说完就往门外走去。
贾财正待说话,却被谢科拦住,抚掌笑道:“元安说的正合我意,正是这话,若无好酒,怎可成席?快去,快去!”
这时,小儿把热水温着的酒斛端了上来,贾财说道:“这是扬州才过来的米酒,名唤十里香,色如琥珀。酒劲虽小,喝来却最是养人。不过,冷饮伤胃,需要温煮片刻,才可饮用。”
秦伯大步流星的走了回来,把一个大陶罐咣的放在桌几上,笑道:“九哥,贾家楼二十一兄弟里,你诗酒无双,对这杯中之物最会欣赏。你来品评一番,这酒如何?”说完,就打开了盖子。顿时,一股酒香,氤氲满屋。
咦?贾财口中发出一声惊呼。
胖胖的他慢慢站起身,慢慢的看向陶罐,慢慢的伸头闻了闻香气,又慢慢的坐回座位。慢条斯理的说道:“如此好酒,需平心静气,凝神细品。元安兄,还不倒酒?”
秦伯见那桌几上放的大碗,示意小二去取小碗来。这时贾财见自己等了半天没见秦伯动静,也就扯去斯文,怒道:“你想馋死我吗?”
咦?一片惊呼声传来,这是楼下食客的。大家站起身,顺着香味的来源向上找,找到楼梯上,见是有贵客,也就不再近前,但又舍不得离去,只好在楼梯口流连。
席间,秦正和老幺说着话,又时不时的夹上一块肉给彩儿放进碗里,耳中却听着在座众人的说话。
他太需要认识这个世界了。
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来源于有限的记忆和后世的历史里。但他发现,传说毕竟是传说,贾家楼有,可贾家楼三十六兄弟拜寿,怎的就成了二十一兄弟了?听他们说话,貌似这二十一个人里,有三个已然故去,还有至少两人失踪?传说中的三十六兄弟,师父谢科不是老九吗,怎么变成七哥了?说义结金兰、情比金坚,除了程知节和牛秀两位叔父经常到府上,那老大魏徵,老三李勣,怎么不见出现?这开饭店的贾财是不是贾闰甫?还有这以前见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