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章 贵客来访意向成 小院规划产业链(3 / 3)
的怎么样了?”
“曹老,这新生意说起来其实也是旧生意。”赵斌看着曹金说道。
“啊?”曹金听完赵斌的话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追问道:“小赵,你就别卖关子了,我脑袋笨听不懂。”
赵斌知道曹金不懂产业链这个概念,于是不再卖关子,直接解释道:“老赵你想啊,滦州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钢铁除了自己用一部分之外还有谁用?”
“铁器铺用呗。”曹金想都不想回答道。
“对了,铁器铺用。就凭咱们冀北开发集团的实力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现有的人才和精力,咱们需要投入到各项重工业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当中。可是咱们郑国不止需要这些重工业产品啊,钢制农具,钢质用具,钢制器皿等等直接给百姓用的东西也需要有人来制造啊。所以啊曹老,我建议最近你抽个空,给徐州的老丈人写封信,让他帮你挑选一些得力的铁匠,送到唐山来,再建一个规模庞大的制铁坊,就干你的老本行。”说罢赵斌又拍了一下曹金的肩。赵斌其实早就想好了这一步,他让曹金开制铁坊不光是为了让曹金在多赚一些钱。更深层次的目的也是让曹金通过制铁坊,带动现代民族工业发展,并使民族工业成为郑国国有企业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毕竟仅凭朝廷的力量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百姓的生产生活又需要必要的轻工业产品。通过轻重工业两者相辅相成的作用,才能真正的让郑国百姓享受到现代工业带来的红利。
“嘿嘿,小赵,你说的是挺好,可是这…这能挣钱吗?”曹金挠了挠头问道。
“曹老,这点你放心。据我估计咱们的煤矿、铁矿和滦州钢铁一旦投产,单位钢铁的出厂成本仅为现在市场价的三分之一,而且质量还更好。所以啊曹老,你就放心的干,大胆的干!我敢保证你的钢制农具和厨具做出来后,还没出制铁坊的大门就被人买走了。”赵斌绘声绘色的给曹金描述道。
“哈哈哈~~~,小赵,我这就安排去。”说罢曹金带着一脸微笑,离开了赵斌的小院,回自己的院子去给老丈人写信了。
下午和煦的阳光洒到了赵斌的小院子里,赵斌趟在摇摇椅上晒着太阳,吃着黄兴给他端来的点心,心里美滋滋的。在他看来通过今天的与卓燕的谈判和对曹金的指点,一副崭新的工业化的画卷正在他面前缓缓展开。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