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章 贵客来访意向成 小院规划产业链(2 / 3)

加入书签

试点。如果成功再推而广之,如果失败损失也不会太大。另外本官现在公务繁忙,确实抽不出时间去津门给各贵府各位掌柜讲课,还请卓夫人谅解。”赵斌这是真心为了他们好,因为在赵斌看来即使郑国处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贸然全面推行有限责任公司制也是风险极大地。如果有他坐镇风险尚可以控制,一旦赵斌不在,出了问题其他人可能根本无法解决。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唐山离燕京这么近,赵斌也不敢把冀北开发集团的总部设在燕京的道理。在赵斌的计划中,冀北开发集团至少要稳定运行一年,各方面人员都已经适应和熟悉了这套现代企业制度后,他才敢放手的去干别的事情。另外在赵斌看来,现在郑国的这些商业家族其实遵循的都是合伙制,一下子跨越到有限责任制可能会将他们毁了。

卓燕虽然现在没有办法深刻理解有限责任公司制,但她仔细想了想赵斌的话,觉得确实也是为了她们好,并没有半点耍大牌的意思,便笑了笑说道:“民女明白了。民女确实是草率了一点,差点误会赵大人的好意。”

“没关系,不打紧的。说了这么多,卓夫人也该介绍一下卓府了吧。”

“好,我们卓府…”

听完卓燕的介绍,赵斌了解到,卓家最早是渔民,以出海打渔为生。后来渤海鱼获减少,卓家便干起了海商。由于卓家已故老东主卓盛与倭国和新罗国以及之前的百济国朝廷关系良好,因此郑国往来于这两国之间的货物贸易量的约十分之一,都在卓家的掌握之中。不过近二十年来由于倭寇的骚扰,卓家也逐渐停止了与倭国的贸易往来。好在卓家实力雄厚,凭借海上跨国贸易带来的超额利润以及卓家在朝廷里的人脉关系,卓家建立起了运河商社和海湖票号。经过卓章和卓燕两代人的努力经营,目前海湖票号已经成为了晋冀青三州最大的票号,运河商社也成为了津门前三的内陆商社。除了以上产业之外,卓家还有一些像煤矿,布庄子,酒楼之类的小产业。但比起商社和票号,已不值一提。

“佩服,佩服。”赵斌对着卓燕拱了拱手继续说道:“卓家几代东主,积极进取,苦心经营,这种精神令在下佩服。”

卓燕笑了笑说道:“赵大人过奖了。依民女所见赵大人才是我郑国商界的新星。您文渊阁产的铅笔不仅风靡全国,还大量行销海外。就连我们卓家商社都因为贩运文渊阁铅笔而获利颇丰。再加上您为朝廷做的这些产业,我想郑国之中应该没有人比您更会做生意了。”

“哈哈哈哈~~~,卓夫人过誉了。”赵斌认为卓燕的这席话只是在拍自己的马屁。但其实卓燕是对赵斌说出了心里话,她打心眼里佩服赵斌的商业才能。

“赵大人,咱们谈了这么多,不知道我们两家在未来有没有合作的可能呢?”卓燕看着赵斌真诚的问道。卓燕心里也没有底,因为在她看来,之前煤矿之事一定让赵斌认为卓家内部出现了及其严重的矛盾。此次能否让赵斌相信自己能够控制赵家的主要产业,其实她并没有信心。

不过赵斌并没有这些担心,因为在他看来只要卓家太老爷健在,卓家就是另一个大宅门。于是没有顾虑的赵斌便真诚的看着卓燕回答道:“卓夫人放心,未来咱们合作的机会有的是。多了不说,就说未来我们这些煤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生产出来的煤炭和钢铁厂生产出来的钢坯和铁质器具,就需要贵府帮我们运出去。制造这些产品的一部分原材料,我们也需要卓家帮我们运进来。因此依本官之见,卓夫人不如趁现在多备些车船马匹,等我们的产品一生产出来贵府就可接手运输。另外,我们唐山机械厂也会生产一批适合在运河使用的小型蒸汽运输船,如果贵府有兴趣可以采购一批。操作人员方面嘛,我们可以免费培训。至于运费和蒸汽船的采购费用,我认为我们可以互相优惠一些,不知卓夫人意下如何?”

卓燕感觉赵斌的表态给她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商业信息,而且语气和态度也十分诚恳,便真诚的拱了拱手回答道:“好,那初步就这么定了。待我回府和几个掌柜商量个优惠价,改日给您个答复。”

“那就预祝我们合作成功。”说罢赵斌伸出了右手想要与卓燕握手。

不过赵斌的这一举动却让卓燕、吴掌柜和曹金都愣了一下。赵斌看了一下卓燕和吴掌柜的表情才发现自己又露馅,于是赶忙收回手,抱了抱拳解释道:“抱歉这是我们星洲人和西洋人打交道时的礼节,还请见谅。”

卓燕微微笑了笑说道:“无碍的赵大人,我们也经常西洋人打交道。”说罢卓燕伸出了右手。

赵斌一看卓燕也懂得握手礼,便再次伸出右手紧紧的握了上去。

送走卓燕和吴掌柜后,曹金问道:“小赵,你觉得今天这事靠谱吗?我怎么觉得他们卓家内部有很多问题啊?”

“放心吧曹老,这剧情,我看过。”说罢赵斌拍了拍曹金的肩。

曹金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了之前赵斌答应他做新生意的事便笑了笑,开口问道:“嘿嘿,小赵,你看咱们这几个厂子也快盖完了。你之前说的新生意的事考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