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兵发蜀州(1 / 2)
在入冬的第场落雪后,萧煜颁了自己的进军蜀州前的最后道调令。Δ㈧㈠ Δ .Δ⒈Zw.任命闽行为提督河内州、陕州总兵官,任命萧瑾为西凉州、西河州巡抚,加右都督衔,任命蓝玉为河内州、陕州、西河州总督,加左都督衔,经略蜀州军务。闽行将提督两州总兵官职纳入囊并不出乎众人意料之外,萧瑾以提督军务的巡抚之尊整顿西凉州粮仓也算是有迹可循,唯独蓝玉升任三州总督有些让人措手不及,而且这位三州总督还加了左都督衔,代表他已经不是纯粹的官,而是总管三州军政的第号封疆大吏,原本许多等着看蓝玉笑话的人,直到此时才恍然大悟,为何蓝玉对于萧瑾升任为王相府右相没有半点芥蒂,原来是有这么份天大的安抚!
西河州经略使李宸就在私下对自己好友陈涵说道:“加左都督衔,以后可不能叫蓝总督,而是要叫督师大人了!”
新任督师蓝玉几乎就在萧煜出任命的同时,离开都前往西河州。没有给人烧热灶的机会,与他道出城的还有萧瑾,不过两人在出城后,就分道扬镳,萧瑾行人隐去行迹,秘密前往西凉州。
紧接着,魏禁、韩雄、陈涵、李宸、博努、刘等诸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前往各自辖地,萧煜则是与闽行道,前往距离蜀州最近的河内州。在这儿驻扎有包括萧煜四万亲军在内的十万大军,也是入蜀的关键所在。
事关生死存亡,萧煜没有半点大意,除了玉尘大真人留在都照看林银屏,两位道门真人跟随萧瑾前往西凉州,两位道门真人跟随在蓝玉身边,其余包括紫水阳、黄水泉在内,全部跟随萧煜前往河内州。
——————
行人登上地势险要的剑门关,这里因为当年诗仙的句“剑阁峥嵘而崔嵬,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闻名天下,从此有了天下第险关之称,而且与蜀道相连,堪称是蜀州的门户之。
此时登上这天下第险关的行人,有江左第人谢公义,总领东南道门及江南道门的大天师杜明师,重回蜀州的端木琳琅和端木睿晟父子,还有十数位两湖、江南、蜀州的世家家主,唯独少了蜀州第世家唐家。行人看上去就像是登高作赋的普通儒生,很难想像这些人若是联合在处,爆出来的巨大力量,足以让半个原为之震动。
登山之时,作为牵头人的江左谢氏家主谢公义轻声说道:“明公已经屯兵十万于河内州,这次他将亲自领兵由河内州入蜀,蓝玉和闽行兵分两路,从两侧呼应,而剑门是明公入蜀的必经之地,诸公若要取信于明公,此时就是最好的时机。”
早已归附萧煜的端木琳琅点头附和道:“灵公此言不差。”
杜明师只是沉默登山,似乎置若罔闻,而名蓄着三缕长髯的年男子开口微笑道:“在这件事上,我们并未与西北王见面,灵公是人,杜真人是保人,按理说不会有什么差池,而且事到关头,更不该犹豫。只是事关重大,我还是想代表诸公问上句,若是我们让出了蜀州,却换不来个太平世道,那又该如何?”
换不来太平世道,可谓语双关,表层意思是怕萧煜入蜀却不能驱逐白莲教,但更深层次的意思却是担心萧煜平息白莲教之乱后会成为第二个白莲教,到那时又该如何牵制萧煜来保证各大世家不收到侵犯?
在场的众人,哪个不是最擅勾心斗角的人精,谢公义素来有狂士之称,但却非是不通世事人情的愣头青,自然是心通透,淡笑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敢舍,又如何得?咱们让了,不定换来太平世道,可是不让,就定换不来太平世道,这个道理,明殷先生应该明白才是。”
被谢公义称呼为明殷先生的年男子下意识地摇头道:“世人皆言萧煜刻薄寡恩,藐视父子人伦,我深以为然,在我看来,与萧煜共事其实是与虎谋皮,不可不慎,不可不防。”
当年的谢公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出天下人共分斗才学的言语,此时言语更是肆无忌惮,哂笑道:“明殷先生,我们都是世家大族,底下那点龌龊事都心知肚明,若说刻薄寡恩,我们怎么好意思去指摘别人,若不是两湖世家趁着天灾**哄抬粮价,逼的百姓卖儿卖女卖地卖身为奴,最后没了活路,干脆揭竿而起,也不会有今日白莲教势大难制的局面,难道百姓吃饱了撑的,好好的庄稼不种,跑去做那脑袋系在裤腰带上的买卖?再说藐视人伦,当年爬上儿媳妇床榻的,可正是世家里出来的大儒!”
这番不留情面的话将明殷先生说得哑口无言,而向来就是以大逆不道著称的谢公义却不想罢休,接着冷笑道:“江南虽然是鱼米之乡,但自前朝起就开始植桑养蚕,重商轻农,从来都不缺大商人。可今遭逢洪水天灾,粮食稀缺,这些商人都在做什么?都在哄抬粮价!那些商人哪来那么大的胆子?还不是我们这些高门大阀在背后给他们撑腰,不但敢哄抬粮价,还要把官服赈灾的粮食全部吃下,最后惹得引火烧身,又能怪谁?现在都要火烧眉毛了,我们还在这儿斟酌权衡,以求火取粟,如果诸公继续这样不知死活地折腾下去,恐怕老天爷都看不过去。”
行人沉默无言地登上剑门关城楼,跟在端木琳琅身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