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画(1 / 2)
照理来说,萧瑾这位新任右相的府邸应该宾客盈门才是,只不过萧煜将萧瑾留在了王府之,并没单独开辟府,以王府那高到吓人的门槛,自然让绝大多数访客望而却步。㈧㈠ΔΔ.
府内萧瑾正在跟墨书交接相关事宜,在粗略翻了翻那本足有三寸厚的账本之后,萧瑾脸色有些凝重,若是在原地区,还能组织军屯,靠强力手段来保证生产。但西北本就苦寒,而且还养兵二十三万,正常年份都只能勉勉强强维持自给自足,遇到这种千年不遇的小冰河期,已经很难用人力来挽回,正如萧煜所说的那样,动战争是唯的办法,否则就只能看着西北在严寒点点坍塌崩溃。
萧煜合上手的账册,对在旁喝茶的萧煜道:“粮食,关键在西凉州、陕州和西河州,其西凉州最重,而西凉州的关键又在河西平原和西凉走廊,所以我要亲自去河西平原和西凉走廊看上看。”
萧煜放下手清茶,点头道:“想法不错,你先挑选人手,然后我会让两位道门真人护送你过去。”
萧瑾反问道:“用得着这么小心?”
萧煜笑了笑,道:“西北没有你想的那么太平,这儿多的是武夫,脑子很简单,般会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萧瑾了然点头,“所以你怕会有人狗急跳墙?那么我需要注意什么?”
萧煜脸上的笑意微冷,“前段时间我处理了几个上下其手的东西,不过成效不大,鸡已经杀了,猴子却不害怕,再者我也无暇顾及那边,事情就拖了下来。这次你去西凉州,不用做把大杀四方的刀,只需用这些蛀虫做立威的踏脚石就可以了,等到蜀州战事完毕,再回过头来收拾他们也不晚。”
萧瑾点点头道:“明白。”
萧煜接着说道:“西凉州的李宸虽然已经被调走,但是剩下的官都极为抱团,让他们造反,没几个敢的,但是逢事怠工,欺上瞒下,都是深谙规矩尺度,尤其是官仓这块,上下沆瀣气,该怎么做,你要有个计较。”
萧瑾冷酷笑,与萧烈和萧煜如出辙,“该杀人时,我不会手软。”
萧煜摆了摆手,道:“我的底线是西凉州不能乱,至于是杀鸡儆猴,还是拿着刀赶鸭子上架,都由你,其尺度你自己把握。”
萧瑾呵呵笑。
剩下的事情,不再是萧煜亲自交代,而是由萧煜四大直属暗卫的影子来回答。相较于另外三人,影子是四名暗卫的唯女性,身材娇小玲珑,只是面容上总是笼罩着层阴翳,让人看不真切,在见到萧瑾这位“王太弟”后,也没什么情绪波动,规矩地施礼之后,拿出本卷宗,道:“西凉州共有耕地千六百万余亩,其有四百万余亩土地为军屯,每亩年产约为石半,今年亩产大幅下降,最好的地也不过是石左右,赋税方面,张相爷实行条鞭法,摊丁入亩,取消了丁税,全部改为土地税。因为西凉州是西北产粮最多的州,而且也是顽抗到最后的个州,所以赋税最重,每亩斗。”
萧瑾笑了笑,“斗?经过这层层摊派下去,到百姓头上时恐怕就是石了吧?而能收归都的,能有六斗?全州上下在册土地千六百万余亩,能收税的可有千万亩?那些官老爷和将军们难道就没有土地?”
影子没有说话,但显然已经默认了萧瑾的说法。
萧瑾笑眯眯道:“刻不容缓啊。”
萧煜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萧瑾平静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现在是要大力肃清吏治,用刀子对付胥吏,二是要在张相的条鞭法的基础上再进步。”
萧煜问道:“怎么再进步?”
萧瑾淡淡笑,“官绅体纳粮。”
萧煜眉头皱起,沉默了好会儿,然后摇头道:“不妥,若是贸然推行此法,则是为天下士子官绅之敌,就算是皇帝之尊,也要慎之又慎。”
萧瑾却是不以为然,“现在的西北没有什么豪门高阀,只有些还不成气候的官吏,所谓士族,在西北并没有举足轻重的力量,所以此时正是推行此法的最好时机,以西凉州为始,继而推广至整个西北。”
萧煜面无表情道:“然后呢?进军蜀州需要江南和蜀地世族的支持,若是我们推行了此法,那些世族又会怎么看?”
萧瑾摇头,口气似是西方神棍般说道:“老的世族渐渐死去,新的世家终会取代老朽的前任,这是千年不变的大势。”
萧煜不为所动,“但不是现在。当下我还需要这些世家帮助我更进步。”
兄弟二人在政见上的不和开始初露端倪。
最后,还是萧瑾退了步,摊开手道:“虽然苦在当代,但却利在千秋,既然你不愿千古留名,那我也不再多事。”
萧煜眉头缓缓舒展开来,温声道:“除了这条,其余你都可自行其事。”
早就等着这句话的萧瑾脸上也露出淡淡笑意。
接着萧煜和萧瑾分开后,萧煜回了内宅。随着天气转冷,林银屏的身子越不好,不过有了那颗东华长生丹,倒是慢慢好转了,萧煜悄无声息地进步,挥退侍立于门外的几名侍女后,走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