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人生有葱动,才会有姜来,千万不要遇到一点困难就蒜了(1 / 3)

加入书签

还在路上。

江成就在思考下一单生意。

要将17块8毛钱尽其用。

只有搞利润高且成本低的商品。

比如化妆品。

那年头。

农村女人基本都不化妆。

但并不代表那年代的女人就没有爱美之心。

相反,随着电视,收录机的普及,信息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赶时髦。

特别是青春期的女人。

宁愿少吃几顿饭,也要带支润面油或嫩肤霜在身上。

江成稍微思索,就决定搞些化妆品来卖,恰好明天镇上赶集。

边想着。

江成骑着三轮车开进双水村,却是没去江大山家里,而是回了自己家。

他得先把粮油盐放好。

虽然这钱他是靠信息差赚来的。

但仍架不住有人说闲话。

毕竟,他家现在太穷了。

突然买上这么多粮油,难免遭人嚼舌根。

来到家里。

江瑶正坐在屋檐下跟两只母鸡商量,怎么样才能一天给她下一个蛋。

突然听到轰隆隆的马达声,江瑶抬头望去,见江成骑在三轮车上,顿时高兴的跳了起来。

“哥,哥,我也要,我也要。”

江瑶迈动着小短腿,三轮车刚停住,就要往上爬。

“你个小人精。”

江成咧嘴一笑,只得抱起江瑶放到驾驶座上。

“哥,你买米和油了,哥,有没有好吃的。”

江瑶瞥见旁边的米和油,舔着小嘴露出一脸馋相。

“你先下来,我就给你好东西吃。”

江成把米油提下三轮车,正打算去抱江瑶。

还未直起腰。

小丫头一听有好吃的,屁股一滑就从米高的三轮车座位上溜了下来。

然后像个馋猫似的,拉住江成的裤腿。

那架势,要是江成拿不出好吃的,估计就不让走了。

“看把你馋的,瞧瞧这是什么。”

江成像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摸出两根棉花糕,雪白的糖丝裹成糖球,在风中散发出香甜的味道。

“这是棉糕糕,我见小美她们吃过。”

江瑶看着江成手中的棉花糕,口水都流了出来。

“来,两根都给你。”

江成把棉花糕递给江瑶,两根棉花糕,双倍的爱。

“哥哥最好了,瑶瑶要吃棉糕糕喽。”

江瑶拿起棉花糕就走,边走边伸出小舌头舔着糖丝,眯起眼睛,露出一脸享受。

能不好么,关键是怕你再给我写成反派啊。

江成一边吐槽,一边把油米盐拿进屋里,却没见李美艳。

“瑶瑶,妈呢?”

“妈妈去拿打谷机了。”

听江成问起,江瑶立马就没了笑脸,仿佛手中的棉花糕都不香了。

可见打谷机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那年代,农村还没有收割机。

收谷全靠打谷机,又称脱稻机。

就是用脚蹬踏板,带动滚筒把稻谷从稻穗上打落到方桶里。

一般都是大人边踩踏板边打谷,小孩把割好的稻穗抱过去给大人。

记忆中。

小江瑶从三岁开始就在农忙时抱稻穗了。

顶着最毒辣的太阳,抱着刀刃般的稻穗。

晒的跟煤球似的,手上经常被割的一道一道。

倒不是李美艳要虐待江瑶,而是打谷机一家就能借用一天。

江贵又不下田。

为了赶时间,只能把江瑶这个幼童也征用了。

“瑶瑶,今年收谷不用你下田,有哥在就行。”

想起这个。

江成看向江瑶就感觉揪心的疼。

心想着,是不是给家里先买台收谷机回来。

那玩意原理简单,好像也不贵,才二十几块的样子。

“真的吗,哥,那瑶瑶在家里洗衣做饭,所有家务瑶瑶都包了。”

江瑶一听,这才露出笑脸,把棉花糕舔的哧溜响。

“哥啥时骗过你,行了,哥还有事,你在家好好呆着。”

江成放好东西,不做停留,骑上三轮车就走。

此刻已过下午四点,估计江大山都等急了。

不过几分钟。

江成骑着三轮车就来到江大山屋前。

比起上午。

人更多了。

估计是江大山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闻讯赶了过来。

挂着挽联的花圈从路口一直摆到屋檐下。

唢呐声吹的震天响,一派哀像。

“来了来了,江娃子回来了。”

听到马达声,立马有人从屋里跑出来。

领头的是个穿着土道袍留着山羊胡的里仙。

一边点数一边安排几个汉子卸货。

江成正要帮忙。

江小山不知从哪里跑了出来,抓着江成的胳膊就往后厨拉去。

“我爹在忙,没空过来,特意给你留了饭。”

听江小山一说,江成才觉得饿了。

往县城跑了个来回,就在胡老板那喝了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