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凝式北逃(三)(2 / 2)

加入书签

说是洛阳已破,不需要他出兵。

毫无疑问,这让杨师厚很不高兴,朱友贞摆明耍他。不过后者还是从国库中拿出不少钱财赏赐魏博军,同时下令以杨师厚为徐州四面行营都统,让去攻打徐州。

对于徐州,杨师

厚并没有兴趣,所以这封圣旨直接拒了,休息几日后,便下令军队撤回魏博。心中有气的他,决定回去找邢洺、成德出出气。

而张全义这边,率军追击朱友珪,抵达陕州时,得知唐军已经攻占平陆,正欲渡河南下。他也不敢继续追击,只能固守陕州,等候朝廷旨意,而此时朱友珪已经逃到了长安,重建了西梁朝廷。

消息传回开封,朱友贞勃然大怒,没想到朱友珪跑到了长安。

更可气的是唐军插手,威胁陕州。

如今徐州还在杨吴控制中,此时跟大唐开战,得不偿失。他只能暂时咽下这一口气,想办法去攻打山南东道等地,尽可能扩大东梁朝廷的疆域,这也能削弱朱友珪的势力。

朱友珪盘踞关中,朱友贞肯定不会迁都洛阳。

于是朱友贞下旨以袁象先为河南尹、西都留守,管洛阳之事;张全义为河阳节度使、加中书令;霍彦威为陕州节度使。

李琪则是被调到开封担任尚书左丞,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直接成为宰相。

……

“陛下,根据锦衣卫查探到的消息是…此次变故,朱友珪出逃,霍彦威升任陕州节度使,李琪调任尚书左丞并拜相……镇南都督府出兵平陆,阻止了东梁军队的西进…”

太原,晋阳宫,刘明正在把手中得到的消息汇总后向李柷汇报,殿内还有张承业、韩偓等大臣,李珽也在。

听到这些消息,众人脸色不一,有惊讶,有担心。

而这些消息,不一定都是真的,是锦衣卫从洛阳那边的暗探、镇南都督府的汇报以及从洛阳逃出人员所说的汇总。虽说不敢保证百分百准确,但主题却是没错。

没想到短短数天,洛阳发生如此大的变故。

袁象先居然靠狐假虎威

的计谋就夺下了洛阳,而朱友珪随着这一次的惨败,几乎失去了跟朱友贞的对抗。

如今的关中,人口凋敝、地方狭小。虽说退到这里,可以暂保一命,但却失去了跟朱友贞争雄的机会。

说实话,李柷还挺担心朱友珪会挂,没想到却是是好死不如赖活的典范,有些意外。

李柷合上折子,看向心不在焉李珽,露出微笑,“李珽,你的这个胞弟倒是有些意思,居然一跃成为东梁的宰相。”

李珽一听,就知道这事没这么容易过去,连忙上前行礼解释,“陛下明鉴,臣也不知他为何回投靠东梁。之前臣劝过他归顺朝廷,但被他拒绝。”

李珽现在才明白当初李琪话里的意思,搞半天已经跟东梁搭上了关系。的确,按照如今对方的地位,的确没必要来太原,那可是宰相,太原这边可给不了对方宰相之职。

“人各有志,说明在令弟眼中,东梁比大唐更有前途。”说着李柷便跳过这个话题,问向刘明,“朱友珪在长安的情况如何?”

刘明没管还在那里鞠躬行礼的李珽,恭敬回道,“回陛下,大明宫和太极宫等宫殿已经被毁,朱友珪抵达长安后,罗周翰便让出了自己的节度使府给其居住。”

“这个时候跑到长安,任人拿捏吗?”李柷笑着摇了摇头,不太看得起朱友珪的选择。

“启奏陛下,臣认为应该出兵关中,收复长安。”赵观文站出来大声说道。

“陛下,臣附议,这是收复长安的天赐良机。”郭崇韬也没忍住。

“长安?”李柷不禁看向长安方向,若有所思,“算了,现在还不是最合适的机会,收回来也没法修缮,留给朱友珪和朱友贞两兄弟争吧。平定河朔之前,暂不提收复长安之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