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金榜题名时(2 / 2)

加入书签

考官被抓住贪污受贿,暗箱操作的把柄,那这件事就好办了,只需要一颗人头就能平息北方考生所恨,可现在事实证明南方考生确实是真材实料。

当时的考卷,永明宗也亲自与查审官员一一过目,没有任何作弊行为,而北方考生的考卷确实不堪入目,甚至连读书人基本的常识都能答错。

但对于这种结果,北方考生并不买账,依然认为科举考试存在不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不知情的人也加入北方考生的游行大队。

可永明宗其实心里已经有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承认科举不公,重新考试,故意给北方考生放水,分给北方考生一些名额。

但这件事又不能明说,于是让查审官员继续审查。

永明宗已经暗示得很明确了,但是查审官员丝毫没有领悟皇帝的意思,一遍又一遍地进行严格的正常审查,甚至更加严格,最终还是明昭宗亲自来解决这件事。

要知道皇帝出手那必定见血,直接将审查官凌迟处死,主考官刘思吾一众以奸党同伙的罪名或杀或流放,而最倒霉的当属刚刚成为状元的徐正。

只杀了一众官员肯定不能平民愤,必须在南方考生中找一个替罪羊一同顶罪,那这个人就是徐正。

徐正荣归故里,二十天里一直在等待调令,但他士气太过高涨,就连京城之人都听说他骑马挎花好不风光。

皇帝一纸令下,将徐正提到京城,直接把考试作弊的罪名,扣在他的头上。

此时徐正一脸无辜,根本不知道内情,直呼冤枉,但殊不知此时喊冤已经没有用了。

当日徐正就被剥夺功名,发配边疆,短短二十天,徐正从天堂到地狱,大起大落堪比过山车。

随着徐正被发配边疆,京城考生也终于平静下来。

接着永明宗重新举办考试,他亲自监考,这场考试共录取了京城考生六十一人。

京城人韩山成为了新晋钦点状元,这场南北榜案就此结束。

永明宗的这一波操作,直接赢得了北方百姓的好感。

要知道北方常年战乱动荡,百姓对永明宗还是有所不满的,但这一次虽然“误杀”几个官员,但是却获得了江山稳定,这就是帝王之手段。

徐无极亦是如此,很多人说徐正发配边疆很冤枉。

可实际上,何止冤枉二字就能了结的?京城发生这么大的案子,徐无极父亲花下巨额黄金,打点当朝大小官吏。

然而在发配边疆的途中……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