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张冠李戴(1 / 2)
玉堂旁边,有一个秀才模样的人,自称也是张载的拥趸,虽没有亲自聆听过张先生教诲,
对“横渠四句”已十分推崇,正在那议论公主与辽国和亲的事儿。这学生对“和亲”什么的不满意,坐在那里一个劲痛斥。
这厮的话儿,玉堂有些听不下去,忍不住道:“汉、唐的策略,结交西域好干掉匈奴,结交吐蕃去干掉突厥。只有把周边的势力都安抚好了,去和强敌硬拼的时候,才免于让别人抄了后路。以你那个简单的头脑,是不是认为蕃人只有那一家,咱们对外面打起来,都是单线作战的?互相都不会一拥而上?”
玉堂说的那些东西,这秀才根本听不懂,根本也懒得去弄明白,口里面只管一个劲道:“我不管那些。反正到了和亲的地步,那就是咱们的男人不行,让女人去抛头露面的!难道男人都死绝了么?气节都跑到哪儿去了!”
跟这帮书呆子没办法讲理,玉堂只好提醒道:“不管手段怎么样,汉、唐确实拿出来有用策略,为以后的逆袭争取了时间。不打算收复失地的人,根本用不着去稳固周边,更不用担心与敌国硬拼的时候,被谁跑过来摸老巢。嘲笑汉唐?就你也配!
按你的说法,和亲根本行不通,那么试问:蕃人在边界上杀人呢,又不准和亲去拉拢友军、瓦解强敌,作为掌权的那个人,该怎么办?”
那人遂道:“既然沦落到被杀的地步,就说明自己本事不行,活该被杀。”玉堂又问:“若朝廷保护不了边人的安全,天长日久,边人为了活下去,只能是举地投蕃了,土地被并,国力日微,这个时候你怎么解决?”
这话儿激起来那厮的愤怒,什么“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什么“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种种之类的语言,都出来了。
合着对这些儒生们来说,只要不杀到他自己头上,人命算屁,脸面才是第一要紧。既然有“和亲”这件事,那就是宋朝的男人不行,这账便算在边军的头上。都是一般的宋人,厮杀的时候都也没怯过,谁欠着他的?本朝就是把读书人地位抬得太高,才让这厮们当了寄生虫,还叽叽歪歪的!
玉堂出言讥讽道:“危急关头,武将能为国家舍生,烈妇能为国家献身。腐儒论道起来滔滔不绝,当初边军招贤纳士的时候,怎么没几个肯去的?反倒是一窝蜂找门路往回调!边上如今缺人呢,你可以去试试,坐在书房里空磨嘴,真是耽误你的大才!”
玉堂这一番话出来,把那厮气得嘴唇都抖了,立刻把古今圣贤的名句都翻出来,反对了他,就是反对了这些圣人。他家是十八代的书香门第,先后出过四五个进士,玉堂这赤佬能懂个屁!
这厮们是些什么玩意儿,早已被玉堂看透了。他话里话外的,无非是说公主身为官家的亲女,人物身份高贵得很,是万万不能被牺牲的。而国家的尊严不容许侮辱,必须得有人站出来负责。但是读书人身份高贵,也是不能被牺牲的。
说来说去,天底下就那么几类人,这厮为讨好了某群人,把他们一类类排除掉,剩下的草芥不怕被得罪,就成了理所应当该死的了!所以说还是腐儒有能耐:不但让别人把活儿都干了,还显得自己特别大方,义正辞严得挑不出错儿来。
才刚的情形,厅里面不少人都看见了。看着那秀才出去的背影,玉堂说了一句道:“什么叫书生?坐而论道一个顶俩,躬身践行百无一二,在我跟前指桑骂槐的,就他也配!”
闲人里有一个说话道:“九哥今天怎么了?哪个给你气受了?看你的样子想打架!”另一个道:“白九哥说话就这样,人称绰号‘辣毛虫’,才刚那就是小场面,能算个什么?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照样骂!”
说毕这个人凑过来,问一句道:“九哥你今天贵人登门,脸上还一幅的决战模样,是想做出篇文章来,讨伐谁么?”
玉堂回道:“‘讨伐’什么的不敢当,当着这么多文士的面儿,班门弄斧,我也没有那样的文采。只不过今天有人告诉我说,我境界太低,已经赶不上潮流了,我得找几篇文章学习学习!”那人便道:“能让你白九郎专程来学习,看来这文章真不错!可否赏脸让在下也看看?”
正说着时,突然门口的一叠声叫道:“书来了!书来了!外面送进来好些书!”还有个僮仆模样的问道:“里面哪个官人是白殿使?送的人说,这些书全都是给你的!”玉堂老远招一下手儿,玉堂的伴当便迎上去,帮着把那些书接过来。三良小厮动作快,这时候把书就送来了,果然让玉堂没白等!
一听见有书,厅里面其他人都停了说话,以为是什么好书到了,一齐涌过来围着看。今天跟玉堂的这个小厮,是新来的,微有些呆。此时帮玉堂打开了包袱,先拿出来一本《伊尹说》,接着又是本《武状元叶芝春》,然后是一本《一骑红尘》,另外就是些别的书。
因众人都围着伸手要,这个小厮自己做就主,把书顺便给别人看。七手八脚传开来,众人好奇翻看时,见文笔粗鄙,俗烂不堪。淫*秽杂乱,不堪入目。惊疑声里面,玉堂急忙拿过来翻时,找了很久,终于在角落里找着三个小字,道:“张哉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