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番外)(4 / 7)

加入书签

陛下不急,这事自己也不好说。

眼看着赵珩他们走远,孙来福禁不住长长地叹息一声,拎着食盒慢慢往回走。

不着急,陛下和皇后都年轻着,孩子总会有。

苏绾和赵珩出了皇宫立即坐上赵宅的马车,匆忙返回太子府。

厨房已经准备了各种牛肉,火锅的汤底也熬得浓稠,炭火烧得红红火火。

苏绾去洗手净面,擦干了手上的水渍,先过去安排厨娘将火锅放上去。

“这是火锅?”

赵珩坐下来,看着满桌子的生肉生菜,好奇拿起筷子,“要把肉放进去煮?”

记得一年前他们去南境,苏绾就说过要吃火锅,没想到是这般模样。

“等下,汤开了才能放。”

苏绾得意扬眉,“我给你调蘸料。”

去年南诏的商船帮她带回来一千斤的玉米种子,还有些辣椒种子,她都让庄子上的帮工种了。

玉米的产量还行,就是味道不怎么好,辣椒她也不吃不过长得非常不错,她就要了一点点,剩下的都让庄子上的帮工分了。

“还挺麻烦。”

赵珩觉得有些热,脱了外袍坐回去,目光专注的望着她,喉结无意识滚了下,“夫人除了不会放风筝不会下围棋,还有什么不会的?”

她像个巨大的宝库,任何时候都能发现新的宝贝。

尤其这一年,他真的是看着她的糕点铺,在汴京一下子增加了四家。

看着锦衣坊成为城中女子购衣首选的铺子,看着她另外一家专门卖棉布的铺子,越来越红火。

最让他欣慰的是,听礼部尚书说,今年乡试参考的学生男女都有,等收了假他就能看到成绩。

如今的汴京,便是未婚女子上街,也鲜少有戴帷帽的。

“我不会的事很多,比如女红,比如写一首好看的字,不会画画,不会作诗。”

苏绾偏头瞟他,“怎么忽然问这个?”

古人会的她基本不会,她会的东西专业性比较强,教学方式和计算方式也和这里不同,没法传授。

倒是工部在她的建议下,在国子监开设了专门的学科,教授造桥和修路的技术,还有如何分析土质的课程。

“随口问问。”

赵珩扬了扬唇角,面上浮起浅笑,“与夫人在一起,每日都觉得新鲜。”

“嘴巴这么甜的?”

苏绾调好了两份蘸料,见汤底开锅,禁不住吞了吞口水,拿起切好的牛肉放进去。

八月的汴京还有些炎热,开了门,苏绾也很快吃出一身汗,映着灯笼的脸庞泛着粉嫩的绯色。

赵珩的情况也差不多,他尝了有辣椒的蘸料,跟发现新世界一般,吃得一头一脸都汗,嘴唇也红红的,特别好看。

苏绾不时看他一眼,唇边的笑容一直没散过。

“我去年就该缠着你吃火锅。”

赵珩吃饱放下筷子,倾身过去在她耳边说,“要不要上屋顶去赏月,顺便消消汗。”

苏绾笑了笑,叫来婢女收拾餐桌,起身和他一块出去。

“许久没有带你飞檐走壁。”

赵珩伸手揽着她的腰肢,带着她纵身一跃,花厅的屋顶。

凉风习习。

明月洒下清辉,入了夜的汴京格外幽静。

苏绾坐下来,歪头枕着赵珩的胸口,看向天上的明月,“明晚看灯,不知道到今年,有没有新的花灯出来?”

去年,百姓为了庆祝终于有地可种,专门弄了个土地爷的大灯,用马车拉着绕城一圈。

要不是禁礼乐不能敲锣打鼓,不能大肆庆祝,会更热闹。

“听说今年有仙女灯。”

赵珩低头,冒着胡茬的下巴贴着她的头顶轻蹭,“百姓说,你是天上来的仙女,他们得做一个灯让玉帝看到,这样玉帝就不会带走你。”

“百姓有心了,我其实没做什么,最辛苦的是常林和新任的工部尚书。”

苏绾忍俊不禁,“他们干苦力,功劳全是我的。”

苏绾说完,想起嫦娥号登月的事,挪了下脑袋枕上他的臂弯,伸手捏了捏他的下巴,“我从天上来的,月亮上真的住着人。”

“我也相信夫人是从天上来的。”

赵珩捉住她的手亲了下,喉咙里溢出一声闷笑,“只要天上才会有夫人这样的妙人。”

“今晚这嘴巴是涂了蜜吗?”

苏绾心底涌起阵阵甜蜜,笼在月光下的面容挂着浅笑,“要齁晕过去了。”

“是夫人今日给的糕点太甜。”

赵珩低头亲了下她一下,抱起她从屋顶上跳下去,吩咐在太子府伺候的宫人去准备热水梳洗。

苏绾先去,梳洗完了回房看书等他。

不多时赵珩洗完了回来,拿走她手里的书丢到一旁的桌上,放下床帏将她抱过来,手指挑开她的衣带,动情吻她。

他这两晚在宫里也没睡,就想着尽快将政务都处理完了,好好陪她过节……

转过天,两人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苏绾去梳洗干净,换上自己设计的衫裙,让秋霜给梳了个非常简单的发式,拿了把宫扇背上包,等着赵珩做易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