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一颗种子(1 / 2)
过不多时,刘承烨进入门中抱拳行礼。
“臣见过陛下。”
赵兴安指了指面前的椅子。
“你又不是外人,坐下说话吧。”
刘承烨落座之后,赵兴安便开口询问。
“最近一段时间杨相国是不是跟朝中不少大臣都有来往?”
刘承烨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最近一段时间朝中大臣因为匠作司的事情,多去相国府。”
“其中不少人还大放厥词,说陛下自决,将来必定会埋下祸国之源。”
听到这话,赵兴安沉默片刻,忽然问了一句。
“那你觉得朕做的是对还是错呢?”
刘承烨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
“我觉得陛下做的就是对的!”
赵兴安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还是当初那个样子啊!”
就在说话之间,皇长子赵昊走了,进来躬身行礼。
“儿臣拜见父皇。”
赵兴安摆了摆手,随口问道。
“你今日都跟先生学了什么?”
赵昊躬身回答。
“今日先生讲的是尚书泰誓。”
闻听此言,赵兴安眉头就是一皱,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几分。
“那你觉得先生讲的有没有道理呢?”
赵昊略微想了一下,这才开口回答。
“身为君王自然是以天下社稷为己任,若是沉迷于外物,必然会搞得天下动荡。”
“儿臣觉得先生讲的非常有理。”
赵兴安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先生讲的道理也要学以致用,你也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用心去学。”
赵昊躬身回答。
“儿臣明白。”
又说了几句赵兴安,便让赵昊退一下,然后他长叹了一口气。
刘承烨有些不解开口询问。
“陛下好,在那叹什么气呢?”
赵兴安目光落向远方,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朕只是没有想到,他们把功夫已经下到这种地步。”
“尚书泰誓篇,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这是在警告朕啊!”
刘承烨当地便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怒色。
“陛下这些读书人胆大妄为,不如让我带人直接把他们抓起来。”
“问问他们是何居心?居然敢含沙射影。”
赵兴安摆了摆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事情朕只是想的简单了。”
他心里非常清楚。
自己身边的两个心腹谋臣牛太白和杨开泰都站到了一起。
足可见这股势力到底有多强?
而且他自己的儿子,将来有可能会被立为太子的皇长子,都支持这样的想法。
可以想见,等到赵兴安百年之后,自己留下的东西会变成什么模样?
此时此刻赵兴安忽然脑海之中浮现出来。
在前世之中自己所学的那些历史信息的片段。
在这一刻,赵兴安悟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上前,好像一切都从来没有改变过。
不过在每个朝代崩坏之后,总会有一些些许的改变,只是在不经意之间。
当这些改变积累的足够多,那么的天下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样子。
想到了这里,赵兴安笑了起来。
“朕明白了,不要在乎一朝一夕之事,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他们不想让臣优待这些匠人,无非是觉得这些人只是下贱人。”
“不配与他们这些读书人同朝为官,既然这样,那朕这个皇帝就亲自下场。”
赵兴安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想法。
而是下令在京城之外,修建了一座学院。
能够到这里入学的都是优秀的匠人。
既然这些读书人反对这些匠人入朝为官,那他就自己领着一帮人做事情。
做的东西越多,历史上记载的也就越多。
至于有没有用处,天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自然会去选。
自己做的是对是错,那就只能由后来人去评说了。
新兴十一年东,赵兴安传皇帝位于皇长子赵昊。
同年在海津修建大型码头。
赵兴安于北平修建行宫,另外又修建各类工坊,所花费的银两均出自于内库。
五年后第一艘木包铁船问世。
赵兴安亲自登船严海岸线一路向南,沿途口岸,震惊国人。
随后自北平到海津码头又修建出来一条木轨。
以马力驱之,后面拉有木箱里面存放货物,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便能够抵达码头。
更加惊人的便是运力,一趟载重货物达上百吨。
一项项的发明创造不断的刷新人们的三观。
于是便有很多读书人主动参与其中,想要了解这其中到底是何原理?
短短时间之内便兴起了一门教新学的学问。
并且有不少人都沉迷于此。
后来有人献天星水转移,此物只需要水驱动便能够演化天空之中的星象。
有人斥之为奇技淫巧之物。
皇帝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