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匠作司(1 / 2)

加入书签

三个月之间辽东各部大部分投降,少部分则是离开本部,逃往草原之上。

赵兴安以讨伐这些不成部落为理由出兵草原。

顺者昌,逆者亡!

他要趁着这个功夫将草原上的势力给重新整合一遍。

一场大战,打了一年有三个月。

将多年积攒的粮草基本上全部消耗,才终于结束。

从辽东一直打到天山附近,让草原各部俯首称臣。

当此之时,赵兴安见时机已到。便带领手下一阵文武前往洛阳。

拥立新帝,重建都城。

有前朝遗臣,献出皇帝的罪己诏。

新皇帝看过之后,觉得愧对天下百姓,随后将皇位禅让给赵兴安。

几番推辞之后。

赵兴安便在洛阳登基称帝。

随后便对巴蜀荆州和江南地区颁布诏令,令他们在期限之日内投降,否则大兵顷刻即至。

消息传出之后,这三个地方的百姓大量逃亡。

只要不傻就能够看得出来,如今的形势都在赵兴安这边。

这三个皇子内斗倒是有几分本事打仗,那是不堪入目。

这么多年下来,当地百姓远的吃够了苦头。

更是听说在赵兴安的治下。

吏治清明,连他手下的人马对百姓都是秋毫无犯。

谁有好日子不过,去过苦日子,那纯粹是脑子有病!

税没了百姓也就没有了兵员税收。

荆州和江南两位皇子迫于压力纳首称臣。

而巴蜀地区因为地形所致,想要观望一下形势。

只是民心已经彻底没了,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

大军一到望风而降。

不到三月,一众叛臣被押解京城。

至此,天下尽在赵兴安的掌控之中。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查天下鱼鳞图册。

并且在各级官府设立户部专属衙门。

三年一次进行清查。

赵兴安心里很清楚,想要控制住土地兼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这是古代,不像后来信息那么发达,有什么消息能够及时反馈。

至少要把规矩立得严一点。

这样一来将来,就算是后来者很是不堪,这帝国崩塌了也会慢一点。

接下来他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经营草原。

之所以草原人会是中原的毕生之敌。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草原和中原地区生活方式的重大差异。

想要改变这一点最好的法子就是,逐步缩小草原的活动范围。

并且通过通商的方式来让既得利益者获取更多的好处,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

然后一步步的开始,移民戍边充实地方。

这可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因为这里面还牵涉到民族融合的问题。

赵兴安并不觉得自己能够解决,但是他至少要找出一条路子来。

虽然说生活方式不同,但是可以修建城池,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贸易。

刚来的中原人越来越多,会极大稀释草原人的比例。

这样一来的话就会凝聚出来,相对比较贴合中原地区的文化传统。

另外便是尽可能的发展近代的工业。

因为有别于古代的手工传统做法,大量的工业制品能够满足普通人的生活需求。

更重要的就是,在古代土地和粮食就跟人紧密的控制绑在一起。

但是工业一旦展开的话,就需要大量的人口。

这样就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削弱这种尖锐的矛盾。

只是想要这么做的话,光凭他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因此赵兴安在科举之外,在工匠之中也进行科举。

这么做,虽然说有可能会创造出来一个既得利益阶级。

不过也能够极大地促进发展,至于将来那就交给后来人吧。

赵兴安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至少现在是这样。

以后那就不知道了。

随后赵兴安改年号为新兴,大力鼓励商业贸易。

用赚到的钱才开始兴修水利,开垦农田。

与此同时,设立匠作司衙门,不再隶属于工部。

所选官员皆是出自于工匠需要进行科举。

不过所考的内容则是注重于实学。

消息传出之后遭到不少人的反对,认为这样一来会让上位者沉迷于奇技淫巧之物。

赵兴安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小看了这些古代人。

有些事情他们不是不懂,只是看到了其中一点坏处,然后便忽略了好处之所在。

皇宫之中。

赵兴安看着面前的牛太白和杨开泰,轻叹了一口气。

“朕只是想要另开一个衙门,毕竟咱们能够这么快的得到天下。”

“也是因为咱们造出来了别人没有的东西,可是这种优势不会一直存在的。”

说到这里他站起身来。

“若是将来咱们手里面的火器被别人给学去了,优势不在。”

“那到时候咱们的军队还能打得赢别人吗?”

“这人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会设立匠作司,没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