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改制(2 / 3)
处置营田等使,东西行省下设观察、盐铁、转运、车骑、按察、礼乐、屯田八府,各府以左右使为正副长官,分掌民政、专卖、经济、兵备、司法、生产、科举诸事。
以同平章事为行省最高长官,设一人,以参知政事为同平章事佐助,设四人,五位宰相共判事,负责承宣政令,管理协调属官,审核八府状文,考核政绩,发放俸禄,沟通中央。
至于西川行省的首任宰相,经充分讨论后,李晔下诏起复在家赋闲的韦昭度,进开府仪同三司,拜西川行中书省权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
韦昭度打仗的确不行,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很不错。
最关键的是这老头儿死忠李唐,皇帝叫他往东他就不会往西。
僖宗一声令下,立刻跟李昌符拼命,昭宗一声令下,火速带兵入川跟陈敬瑄拼命,打了败仗回来,昭宗叫他滚去洛阳,二话不说立刻卷铺盖走人,昭宗叫他回来,又带着全家老小赶回长安,三镇犯阙时,李茂贞要求以诛杀宰相为退兵条件,他就在驿站等赐死诏书。
王行瑜要杀他,他也不多说。
如果我的死能让你们退兵,那就请你立刻杀了我。
仅凭这一点,李晔就不可能不用他。
接到诏书的韦昭度一度落泪,仰天大笑道:“忽闻圣人复剑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即从朱雀到承天,便下兴元向成都,打点行装,上任蓉城!”
至于东川行省的首任宰相,则是元老崔安潜。
崔安潜,字进之,清河崔氏出身,大中三年登进士,起家校书郎,仕历万年县尉、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长安令、尚书右丞,懿宗时代,陆续出任荆南节度判官、江西观察使、忠武军节度使,僖宗时代,一度担任剿宗司令诸道行营都统,出关镇压王仙芝。
广明元年,崔安潜因为得罪了当权宰相卢携,被贬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长安陷落后,崔安潜随驾南幸成都,次年获任诸道行营兵马副都统,随都统宰相王铎反攻长安。
在高骈离任空降淮南之后,在陈敬瑄上位之前,崔安潜曾担任西川节度使,因此非常熟悉蜀地风貌,对南诏国情更是了如指掌,同时也是个铁杆鹰派,坚决反对跟南诏和亲。
对于南诏,他只有一个字。
杀!
最近这几年,政局愈发混乱,不少老臣都死心了,崔安潜就是其中之一,李晔即位后,他是个给事中,对政事不关心,从来也不向皇帝进言,做好了随时致仕回老家的准备。
朝廷收复凤翔后,他还是老样子,直到西川平定,崔安潜的心才活了过来,主动请缨入川,李晔也乐意,顺水推舟任命他为宣慰大使,带队去行营慰问将士,沿途考察蜀地情况。
当内阁提出以崔安潜为东川行省宰相时,李晔自然也就同意了,低头跟杜让能耳语道:“崔相公是个摆烂王,如果朕怠慢国事,沉溺酒色不顾祖宗基业,他肯定会罢官抗议的。”
杜让能不解道:“何谓摆烂?”
李晔哈哈大笑,道:“如果觉得事情已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干脆就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放任事态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这就叫摆烂,俗称摆子,朕在平康坊听到的。”
杜让能听完,却问道:“陛下去平康坊了?”
糟糕,说漏嘴了!
“朕没去,听人说的。”
“陛下听谁说的?”
杜让能不罢休,愤怒道:“蛊惑天子嫖妓,罪该万死!”
李晔怕事情暴露,连忙转移话题。
除行省改制及任命二省宰相外,朝廷还调整了行政区划,升梓州为梓潼府,剑州为剑门府、利州为广元府,与成都府一起直属尚书省,为剑南直隶四府,同时恢复了剑南东川道和剑南西川道的观察区职能,御史台选派监察御史入川巡视两道三十六州及辖县。
考察对象名义上面向两川官商士绅民兵社会全体人士,考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户口、兵备、田桑、水利、官学、市场、盐铁、武将、士族、地主及刺史司马县令等文官。
按照皇帝陛下的圣谕,此次巡视工作由中书舍人韩正负责,御史中丞裴枢与宣慰大使崔安潜任左右,一百三十五位御史组成一百三十五个工作组,争取为朝廷摸清蜀中一切现状。
紫宸殿的朝会上,李晔郑重道:“巡察不力者,狼狈为奸者,欺上瞒下者,串供包庇者,不分官职大小,不论出身尊卑,不看名望高低,一经查实,就地革职,永不起复,卿等切记。”
另外,朝廷权力核心也发生了变动。
宰相将由这几人担任,分别是杜让能、刘崇望、柳璨、崔胤、韩正、杨涉。
计相杜让能主盐铁、度支、禁榷、户部,分判两川转运府及诸镇进奉,兵相刘崇望主南衙诸卫、兵部、剑南二道府兵,分管左神策行营,吏相柳璨主吏部和国子、军器、少府、将作、都水五监,分管御史台,史馆相韩正主礼部、工部、刑部、大理寺,分管南直隶四府。
集贤相杨涉主光禄、太仆、太常、宗正、卫尉、鸿胪六寺,分判吐蕃四系、大秦、大食、回鹘、日本、新罗外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