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3 / 5)
乱飘的小心思继续做记录。
公孙策揉揉眉心,“派去荆州的那两个御史已经被下狱,他们对收受贿赂的罪行供认不讳,官家很生气,那俩人现在还在刑部大牢关着。”
御史台的御史地位特殊,那两个是证据确凿能抓捕入狱,其他人是清是浊暂时说不准,开封府和皇城司都在查。
算算时间,展护卫他们也快回来了。
等王伦进京受审,所有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苏景殊晃晃笔杆子,他觉得王伦可能不会轻易进京,“先生,王伦在京城留了那么多眼线,应该知道回来后会面对什么吧?”
留在荆州是抗命不遵,回京城是受审下狱,仁宗皇帝已经驾崩,他妹妹王才人没法吹枕头风给他求情,回来难逃一死,不如铤而走险直接跑去找襄阳王。
如果襄阳王愿意收留他的话。
说来也怪,荆州那边都洪水肆虐尸横遍野了,朝廷也已经察觉到那边不太对,襄阳王怎么还没动静?
他不起兵造反的话,王伦就没有理由去投靠他,那接下来怎么办?
襄阳王总不能以为荆州水灾之后他还能继续在襄阳安安稳稳当他的王爷吧?
想不明白的问题增加了。
公孙策温声解释,“只要襄阳王没动静,王伦就不敢不回京。狄将军已经率军前往荆州,襄阳王不敢有动静。”
如此一来,即便王伦知道回京是九死一生也只能回京受审。
若非如此,京城那么多传言是哪儿来的?
苏景殊眼睛一亮,“他急了。”
虽然不知道襄阳王到底在搞什么幺蛾子,但是他一直按兵
() 不动对王伦而言的确不是好事儿。
王伦官商勾结残害百姓证据确凿,襄阳王造反的证据却还没有,如果襄阳王攒的大招在后面,就算王伦气急败坏要指控他也没用。
好歹是个想造反的藩王,应该不至于蠢到把造反的证据交到别人手中。
总结:王伦妥妥要凉,倒是襄阳王那边不好说。
苏景殊看看自己记下来的内容,又和公孙先生确定了一遍什么能写到小报上什么不能写,划好范围后才又风风火火跑开。
他得在王伦被押到京城之前给他个“大惊喜”,时间紧急,赶快把稿子写出来,然后再安排水军去宣传。
和恶势力作斗争,他们责无旁贷。
小小苏打探完消息回家,有钱又有权的小伙伴们看到荆江大堤决口后都惊了。
荆州的天气并没有异常,王伦过去没两年就发生水灾,他贪墨了多少银钱才让堤坝连正常下雨都撑不住?
“他敢在荆州贪污受贿,以前肯定没少干这种事情,御史台是干什么吃的?”赵顼气的拍桌,“这么个蛀虫还能经营出青天之名,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庞昱掏掏耳朵,“殿下,御史台和他狼狈为奸,你看景哥儿写的,已经有御史先一步下大狱了。”
他爹说的没错,御史台里果然坏人多。
正常的官儿到了御史台也能变得不正常,不正常的官儿到御史台后更不正常。
珍爱生命,远离御史。
好的坏的都远离,总之惹不起躲得起。
赵清站起身来,正经的和往日判若两人,“子安,印刷作坊那里不用麻烦你娘和你姐姐了。我记得我家好像有这方面的生意,等我回去问问,就算没有也能直接用王府的名义找作坊,免得那王伦气急败坏报复你们。”
“我让也让管家去问问,到时候几个作坊一起开工,印出来的小报免费发。”庞昱郑重其事,“小爷掏钱,你们谁都别和我抢,景哥儿负责写文章就行。”
不管是京郊别院还是八王府还是太师府都有足够多的侍卫,江湖杀手不敢到他们家里报复,但是苏家不一样,展护卫和白大侠都不在京城,苏家只有几个不通武艺的护院,被找上门的话就危险了。
苏景殊拍拍脑袋,是了是了,他忘了王伦是个能指挥江湖杀手的大恶人。
还好赵世子提醒的及时,不然就坏事儿了。
这次的事情和以前的打打闹闹不一样,王伦真敢杀人,他们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抛头露面的事情让几个家里侍卫多的小伙伴来干,他只配躲在小伙伴们身后动动笔杆子。
柔弱.jpg
动笔杆子也得藏着掖着,这事儿要是被王伦查到,眼前这几个没事儿,他的人身安全可得不到保障。
唔,不对,王伦进京的同时展护卫和白五爷也会回来,人身安全好像可以得到保障。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点儿肯定没坏处。
找外援
的话容易牵连到外援(),那就只能他自己把所有的故事都写完。
幸好他们的小报只印一期?()?[(),不然他还真写不完。
几个人分配好任务各自行动,庞衙内和赵世子各自回家找帮手,太子殿下回京郊别院通知他爹他们要和王伦展开舆论战,苏小郎重操旧业写催人泪下的小作文。
暂定四个小故事,一个是荆江大堤决口时的幸存者,一个是进京告状的灾民,一个是被迫听王伦差遣的荆州士绅,一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