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制作(1)(1 / 2)
一张专辑的架构已经搭建了起来, 对卡莉来说,在欧美市场制作并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 终于不再像天方夜谭一样遥远了。
通常在一张专辑的制作上, 在音乐质量上掌握主要话语权的是制作人,但在卡莉和艾迪·林奇的雪花唱片这里, 明显艾迪和其背后的唱片公司的控制力更强一点——这也是小型厂牌的特点。
对卡莉来说, 虽然得不到业内顶尖制作人的帮扶, 但好处在于, 她可能更能发挥自己的选歌优势。
卡莉计划如果歌单里找不到其他符合专辑概念的优质歌曲, 就自己写——当然, 自己的作品就不能像前世那些热单一样有市场保证了。不过,这样能借此检验一下自己的创作是不是有市场。
不管艾迪那边是不是真的一直在忙着给她收集版权歌曲, 对卡莉来说,自己的事情, 必须得自己主动去推动。
明确告诉合作方自己的计划,至少她这边该做的都做了。
她拿起手机,给艾迪发了一条短信——“我要见你为我推荐的制作人, 和他沟通我对专辑的构想。”
一张专辑的制作流程,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制作人——或者说, 在找到制作人后, 一张专辑的工序才正式打开。
制作人可以由歌手自己寻找, 或者由歌手的个人经理寻找;当然,若厂牌和歌手的关系非常密切,就比如卡莉这种情况, 也可以由厂牌代劳,在中间进行推荐和搭桥,甚至制作人也可以自荐。
只要各个合作方能够在分成上协商一致,其合作形式符合法律规定,版权和署名权捋清楚,其他事项,大家都可以灵活地商量着来。
这种合作上的灵活性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对于一个制作人来说,其在圈子里的名气,有时候比他的音乐能力还要重要。
而除了厂牌之外,制作人也会一同负担收集歌曲的工作,因此,若歌手不自己写歌,而唱其他人的歌,就对厂牌,或者制作人人脉有一定的要求。
有些歌手本身自己就是知名的制作人,比如OneRepublic的Ryan,黑眼豆豆里的Will.I.AM。
卡莉的确非常佩服艾迪手中歌曲库的质量,而艾迪既不是歌手,也不是制作人。
可能艾迪这一次的确在她身上押了高昂的本钱。
艾迪的短信很快就回了过来,除了一句“怎么感觉你才是我老板?”的例行揶揄,还有一位制作人的名字,艾瑞克·费舍尔——卡莉没听说过——最后,还有第二批歌单通过邮寄形式发送给她的通知,让她留意自己公寓的邮箱。
“邮寄?”卡莉通过短信问道。
“第二批歌单以demo形式。”艾迪回复地简单,“你先听一遍,过几天我们和艾瑞克会开会,等我通知。”
demo,即样带,也是一种词曲作者或者版权公司交付歌曲供歌手和团队选择的方式——有时候甚至会由词曲作者自己演唱。
卡莉更加期待这一批歌单了,想想吧,会制作成demo的曲库,不是版权公司和创作者们更重视,就是歌曲本身的制作更成熟。
果不其然,卡莉在收到demo后,还没来得及听完所有歌曲,就在这第二批歌单里发现了“Jar of heart”,和“If I die young”两首宝藏。
虽然这两首歌在前世的成绩比不上Only Girl和Titanium,但质量并不差,也非常有潜力。
榜单成绩不好,这其中有这两首歌的演唱者不及Rihanna和Sia知名的原因——两首歌都在各自歌手的出道专辑里。
Jar of hearts(罐子里的心),是一首情真意切的失恋歌曲,失恋歌曲非常常见,甚至是古今中外各种文化里歌曲内容和灵感的主要来源。Jar of hearts的新颖之处在于它的歌词既“接地气”又“形象生动”。
里面有一句卡莉非常喜欢的“Who do you think you are(你以为你是谁啊!)”,对无情之人发出最直接最直白的质问,听者非常容易结合自身经历生出共鸣,让人几乎可以在失恋后抱着冰淇淋一边哭一边跟着唱。
点题的那句歌词,指责对方在收集装在罐子里的心,这种比喻也十分形象贴切。
结合专辑的结构,卡莉认为这首歌可以放在“遇到感情”挫折这部分,这首歌的诠释重点就在于一定要唱出感情,否则就会流于表面,卡莉突然觉得这首歌可以迁移一些音乐剧唱法,类似于On my own那样。
If I die young(如果我英年早逝),就更加别致精巧——“如果我英年早逝,将我埋入绸缎,把我放在铺满的床上,黎明时分将我沉入河水,用一首情歌送走我。”
有多少人会用这样一首悠扬的旋律,来歌唱一种本应遗憾和悲伤的死亡?
作为死过一次的人,卡莉对这首歌的情感和理解也更复杂一些,或者说,不管创作者原本打算表达什么,卡莉都有自己的思考。
然而这首歌本身是一首乡村歌曲,其演唱者the band perry也是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