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熊孩子(六十一)(3 / 6)
陈敬廷激荡的心还是没有平复下来。想了想,他请管家将自己的几个密友都请到了书房。
那几个密友,自然都是汉臣。
“‘给他们身份,教他们读书识字说汉语,给他们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帮他们成家立业,等十年后再看,除了肤色和容貌以外,他们和大清的子民就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了。’这话,真是那明华格格说的?”其中一位好友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话虽然浅白,但其实已经将民族大融合的精髓的说了出来。满人为何能以异族身份成为这天下之主,并且慢慢地稳定了江山?这和顺治、康熙两朝皇帝主动学习汉族文化,以汉家方式治理天下,提倡融入汉家文明有极大的关系。
另一好友叹道:“满人之中,竟然还有这般胸怀大气之女子,实在是难得。”
陈敬廷道:“你这话便不对了……这么多年下来,满人中天资出色的可不算少,如今那些皇子,就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气数和运道这事儿,是最不好说的一个事儿。”
想一想三国乱世、晋朝之后的五胡乱华,便可看出这一点。曹丕代汉称帝,一统了天下,可惜子孙不济,被司马炎窃取了天下。司马家的天下要是能稳定,倒也是一桩好事,至少中原可以免去那几乎被屠戮殆尽的祸事,可偏偏司马炎的继承人晋惠帝是个傻子,皇后贾氏又擅权,养坏了聪慧的太子,弄死了惠帝的继承人,引起八王之乱,又把天下弄得四分五裂,害得中原士族几乎被忽然屠杀了个干净,百姓十不存一。
由此可见,有个靠谱的继承人是个多么幸运的事情。
清朝自入关以来,有名有姓叫人佩服的人不少。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皇太极平定了辽东地区,为大清的江山打下了基础;多尔衮是个能打天下的权臣,孝庄太皇太后是能个稳定朝局的女人,顺治帝和如今的康熙帝,都算得上是雄才伟略之人,如今瞧着,便是皇太子也是天资聪慧的出色人。只要这三代皇帝能够稳住,这大清的底子就攒下来了,以后的皇帝只要不是晋惠帝那样的人,估计还能苟上一些时间。
这大约就是所谓的气运吧。
最先说话的汉臣可惜道:“……这样的女子,偏偏早早成了六福晋……”
满臣和汉臣之间也是有鸿沟的,作为一个汉臣,他自然希望上位者是能够偏向自己这一方的。太子是未来的储君,太子妃是未来的国母,若是太子妃是他所希望的亲近汉臣的这一位,那么未来汉臣在朝堂上,将会有更大的话语权。
陈敬廷眉头一皱,低声阻止道:“这样的话,越河兄还是不要再说了,当心祸从口出。”
也积点德,别给人家格格惹麻烦。
话说到这里,大家心里便都有了数,各自都住了口,聊起了诗词歌赋,仿佛刚刚那事儿就像是没有发生过一样。
明华倒是不知道,自己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引得几个大佬开始讨论她。她已经开始考虑怎么将建立防疫站的压力转变成自己发展事业的机会。
她既回了宫,少不得要和六阿哥商量一下防疫站的事情,于是出了乾清宫后,脚步一转,就往上书房去了。
到了上书房的时候,诸位阿哥还在上课。她在门口晃了一圈,坐在最外面的九阿哥和十阿哥就发现了她的身影,顿时有些坐不住了。这两个小魔王一动,其他阿哥和公主自然也就发现了在无逸斋门口晃荡的小姑娘。
明华对上六阿哥的目光,指了指边上的偏房,示意自己在那里等他,而后溜达着离开了。
先生下课后,九阿哥和十阿哥抢在众人面前,像是小炮弹一样冲了出去:“明华姐姐,明华姐姐,我好想你啊!”
明华给他们一人准备了一个荷包,荷包里面是一根子弹项链,很适合男孩子挂在脖子上。
如今大清的火qiang更新和制作,都是六阿哥在负责的。拿几颗子弹来万万,对她来说,不过是小事情一桩。但是对于九阿哥和十阿哥这样还关在上书房念书的小阿哥,那就未必了。他们两个都是男孩子,骨子里就爱这些兵器炮弹,拿到项链之后爱不释手。
九阿哥拉着明华问道:“明华姐姐,我什么时候也能用qiang去打猎呢?我要猎白狐,把狐皮剥下来,给你做披风!”
明华摸了摸他们两个的脑袋,许诺道:“你们好好练武,等你们像六哥那么大,姐姐就送你们一人一把手qiang当做生日礼物,好不好?”
好,这当然好!六哥也就十二岁,再等四年,他们就到了六哥的年纪,就能拥有自己的手qiang了!
九阿哥和十阿哥的眼睛闪闪发亮,然而没过一会儿,他们就被嫌弃他们碍眼的六阿哥推出来了房间。
我媳妇儿来了,你们两个瞎激动什么?去去去,看书写大字去,别打扰兄长和嫂子的团聚时间。
明华:“……”行吧,你们是兄弟,你们开心就好。
她将在乾清宫发生的事情和他说了,然后说道:“要这么着的话,我还得招些懂医术的人才。”
六阿哥点点头,问道:“你是想以这个防疫站为基础,在农庄边上开一家医院,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防疫站是放在内务府的名下,还是放在你的名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