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熊孩子(六十一)(2 / 6)
康熙点点头,道:“爱卿宅心仁厚,彰显了我大清上国的威名,应当嘉奖才是。”说着,他又扬声对外面的梁九功道:“请格格进来吧。”
陈敬廷起身:“皇上,那奴才这就告退了。”
明华格格乃是一届女子,她觐见皇上,他们这些大臣留在这里算怎么回事?
康熙摆了摆手掌,道:“陈爱卿稍安勿躁,朕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他意有所指:“年轻人火气大,做事情冲动,想法天真,可有的时候,就是这种天真冲动的想法,能给咱们这样的人带来冲击和灵感。”
陈敬廷闻言,便只好停下了脚步,留了下来。
明华进入乾清宫的时候,一眼就看到了房间里留着的那五个大臣:索额图、马齐、陈敬廷、鄂尔泰,另外一个面生的,应该就是卓雅。
她完全没想到会碰上这些人,故而有些吃惊。这可是她第一次面见康熙时,和朝廷重臣同处一室。
康熙似乎没有看到她的惊讶和疑惑,而是笑问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卓雅还在给朕汇报美洲的情况,朕都还不知道他带回了两百多个黑人。”
明华行了一礼,道:“汗阿玛,您又不是不知道,我那里实在是缺人。从美洲返航的船队一到码头,许多人就看到了那些陆陆续续从船上下来的黑人,这消息早就传开了。忠公公知道我在招人,可不就立马把消息传给了我。”
康熙笑了笑,隔空点了点她,又问道:“这么多人,要是给了你,你要怎么安排?”
关于这个问题,明华在路上就来来回回想了好多遍,故而康熙一问,她就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黑人从美洲跋涉而来,在船上度过了数月,也不知是否携带疾病,汗阿玛要是把人给了我,第一件事自然是将他们隔离看诊,待确定他们身体都健康以后,再给他们身份,教他们读书识字说汉语,给他们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帮他们成家立业,等十年后再看,除了肤色和容貌以外,他们和大清的子民就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了。”
听了这话,康熙顿时脸色大变,连带着卓雅的脸色也瞬间发白。“咚——”地一声,他跪在了地上:“奴才有罪!”
康熙双手紧紧地握着扶手,咬着牙喊道:“宣太医!”
索额图和马齐等人跟着勃然色变,互相对视了一眼后,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几步,远离了卓雅。
明华这才明白,原来是她说的黑人身上有可能携带疾病的话,叫他们感到恐慌了。也是,卓雅可是在美洲呆了将近半年的,谁知道他身上有没有沾染上那里的疾病。
在这个天花就能要了许多人性命的时代,若是再有其他大洲的传染病进入大清,只怕大清的人口数会迅速锐减。这也难怪康熙的反应这么激烈了。
见到这样的情况,她便想着:我得亲自看看,只有亲自看了,我才能放心。
明华上前一步,主动请命道:“汗阿玛,先让儿臣给卓雅大人把把脉吧。”
对!明华医术好!她作出的止血散,效果奇好,可以让她先给卓雅看看!
康熙忙应道:“你快些给他瞧一瞧。”
华请卓雅坐到了一边的凳子上,让他伸出手腕。房间里没有大夫诊脉时给病人用的垫子,梁九功就拿了康熙龙椅上的垫子,用一角垫在卓雅的手腕下,勉强凑活着用。
刚诊脉时,所有人的脸色都是凝重的。等明华收回手后,她的脸上就带了笑容:“卓雅将军的身体很好,并无什么病症,只是将军最近有些上火,平日里还是多吃些苦瓜降降火。”
康熙松了一口气。
明华沉吟了一会儿,又道:“虽则如此,有些病症是有潜伏期的,就算把脉也不一会会把地出来。儿臣提议,汗阿玛可以在北京城外设立一个防疫站,凡是从海外来大清的人,都得去防疫站隔离七日,确定身上没有带传染疾病后,方可进入大清境内。卓雅将军虽然无碍,但是一同出海的海员和黑人却未必。儿臣觉得,此事应当防患于未然。”
索额图缓了缓脸色,道:“明华格格所言十分有理,臣附议!”
卓雅忙跟着起身道:“臣附议!此次是臣失误,臣愿意去防疫站隔离,待确定无恙以后再来面圣。”
陈敬廷、鄂尔泰和马齐见状,纷纷附议。
康熙略略思考了片刻,很快便道:“明华,朕就将那两百多名黑人都交给你,于此同时,朕也交给你一个差事,你要给朕把防疫站快快建起来。此次出海的几千名海员和百姓的健康,朕就都交给你了。”
不是,我就提了个意见,这事儿怎么就丢我头上了?汗阿玛,我事情很多的啊,我的山头还没有买下,我的鸡还没有运到,我的食品加工厂还没有建起来呢。
我才十二岁啊!你会不会太压榨了一些!
明华呆了两秒,还是咬咬牙把这差事应了下来。不就是个卫生防疫站吗?既然交给了她,她就稍稍徇私一回,将防疫站建在农场附近,顺带着把医院也建起来。这么一来,医院的启动资金就可以直接像户部审批,不需要她自己出了。她还可以光明正大地向工部和太医院挖人。
我,钮钴禄·事业向·明华,绝对不会妥协的!
回到家的时候,
↑返回顶部↑